◎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振国认为,目前酱酒进入了一个“调整期”,行业的集中度在提升,但在消费端消费升级的情况下,也存在分化。
◎怡亚通副总裁兼大唐酒业总裁王欢则认为,未来对大商们来说,品牌运营加自有品牌创建这种“双轮驱动”式发展将成为重要一环,这将成为它们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每经记者 安宇飞 每经编辑 杨夏
7月25至27日,在“2022年大唐酒业品牌价值峰会”上,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振国认为,酱酒正处于一个行业调整期,尽管整个行业在集中,但消费升级也带来了“分化”的趋势。未来酱酒会朝多样化、多元化等方向发展。
怡亚通(SZ002183,股价6.66元,市值173亿元)副总裁兼大唐酒业总裁王欢认为,目前酱酒市场某些品牌方压货造成渠道库存积压,动销及资金周转压力倍增。同时还存在一些知名品牌大单品价格存在严重市场倒挂现象。
那么,“酱酒热”是否已经遇冷?要如何解决渠道库存积压等问题呢?
过去几年,“酱酒热”不断发酵,酱酒行业出现了高速增长。光大证券一份研报显示,2017年至2020年,酱酒收入年复合增速达13.15%,远高于白酒行业整体1.78%的年复合增速。
据酒业家数据,2021年酱酒产能在白酒行业中仅为8.4%,但酱酒贡献了31.5%的营收和45.8%的利润,且营收同比增长了23%,利润同比增长了24%。
不过到了今天,酱酒行业已经走向“下半场”,正逐步回归理性。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会长丁远怀认为,目前白酒行业处在“过度感性到疯狂之后的理性状态”。
丁远怀说:“过去酱酒的感性到了疯狂的状态,到去年的上半年,可以说商家(不管)懂不懂卖酒的,都认为酒生意好做,只要有酱酒就能赚钱。”
刘振国表示:“我们看到酱酒前几年的这种风口,不可能(继续)那么的野蛮生长,回来调整一下是非常有必要的。”他认为,目前酱酒进入了一个“调整期”,行业的集中度在提升,但在消费端消费升级的情况下,也存在分化。
具体来说,这种“分化”指的是什么?
刘振国表示,原来在酱酒行业,可能大家都以茅台为标准,向茅台去靠近:都是53度,都是茅台镇……“但是我们回过头看看浓香的成长,浓香最初在五粮液当老大的时候,都是52度,都是围绕着川派浓香去追求,但是后来你也看到它不停地在分化,无论是香型的变化融合还是产品的度数。”刘振国说。
所以刘振国认为,酱酒一样会存在分化,或者说朝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向去发展。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上述“回归理性”和“进入调整期”是否意味着酱酒行业发展遇冷?
王欢认为,酱酒持续向好的趋势不可逆转。他援引权图酱酒工作室数据称,2020年酱酒产业市场规模为250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000亿元;2020年酱酒在白酒产业中的利润占比为39.7%,预计2030年这一占比将超过50%。
但尽管向好的趋势存在,目前酱酒行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难题,特别是经销商层面。王欢表示,今年开始,很多酱酒头部品牌销售压力倍增,并且利润在下滑。王欢展示的数据称,2022年酒水行业一季报显示,部分头部酱酒渠道利润下滑30%以上。
同时,一些酱酒品牌的大单品出现了市场倒挂的现象。王欢称,有品牌大单品经销商价达到三百多,市场价却只有两百多,每卖出一瓶酒,经销商赔三十几块钱。
因此王欢认为:“单一头部品牌的经销,已经不再是酒商盈利的法宝。”
那么,经销商如何应对动销及资金周转压力呢?王欢表示,把OBM模式引入酱酒行业是一种解决方式,这也是目前怡亚通和大唐酒业的努力方向。
什么是OBM?王欢解释道,“OEM”是指贴牌,即代工生产;“ODM”是原始设计制造,除了制造之外还加强了设计,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堰塞湖;“OBM”是原始品牌创建商,厂商提供的不再是简单的贴牌,而是全套的从0到1的品牌创建解决方案。
为什么“OBM+酱酒”的模式有发展空间?王欢从行业角度进行了阐释,他说目前浓香型白酒已经进入寡头竞争时代,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剑南春、古井贡酒等等都是“响当当的名酒”,但是在酱香型白酒领域,目前却是茅台为主导的“一超多强”局面,这意味着新锐酱酒仍有巨大发展潜力。这一观点,也和刘振国前面提到的“分化”走势不谋而合。
除了市场前景之外,对大商(在销售渠道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经销商)而言,它们本身就掌握着终端渠道,在“部分大单品市场价倒挂”的背景下,把全部渠道放在某一知名品牌的大单品上显然无法实现渠道效益最大化,因此发展自有品牌也将成为一种破局方式。
王欢认为,未来对大商们来说,品牌运营加自有品牌创建这种“双轮驱动”式发展将成为重要一环,这将成为它们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815050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