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总数达到1.46万所,在校生达到2605.03万人。
◎2021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到91.4%,比2012年从整体上看提高了6.4个百分点。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星
7月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成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近几年,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出台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为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老师在给高三学生上课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我国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以教育基础薄弱地区为重点,着力补齐教育资源短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升。十年来,办学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全国普通高中总数达到1.46万所,在校生达到2605.03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长7.97%和5.59%,为更多适龄学生提供了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机会。
根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全国及各省(区、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2021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到91.4%,比2012年从整体上看提高了6.4个百分点。
此外,中西部普及提升幅度最大,据悉,教育部与中西部10个原来普及水平比较低的省份签订了普及攻坚备忘录,建立了部省协同机制,强力推进普及攻坚,这10个省份毛入学率十年平均提高了17.02个百分点,有的省份提高了接近30个百分点,明显缩小了区域教育发展差距。
国家财政投入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吕玉刚介绍,十年来,全国普通高中教育总体投入水平大幅提高,普通高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由2012年的2317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4666亿元,增幅超过1倍。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全面建立,2019年,国家首次制定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1000元的拨款标准。“经过努力,这个标准现在均已得到落实,有效地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
吕玉刚进一步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日益完善,建立普通高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每年资助面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2015年将助学金标准由生均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十年来累计发放助学金907.97亿元,资助学生达到4813.27万人次;2016年起,国家实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了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这也为提高普通高中的普及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行动计划》指出,县域普通高中(县、县级市举办的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寄托着广大农村学生对接受更好教育的美好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县中办学资源得到显著扩大。但是,一些地方县中发展还存在生源和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
吕玉刚表示,县域高中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在一个县里,县中是最高学府,也是连接城乡教育的枢纽,既肩负着为国家输送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同时又牵引着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学生接受更好教育的美好期盼。“因此,办好县域高中,对于引导和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目前县中数量占了全国普通高中总量的一半以上,有近60%的普通高中学生在县中就读,也就是说,县域普通高中的体量比半壁江山还要强。”吕玉刚指出,这么大体量的县域高中,必须把它发展好、提升好。如果发展不好,很难谈整个高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所以必须把县中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而整体提升我国普通高中发展水平。
吕玉刚进一步表示,普通高中的招生立足于属地,对一些特殊类型招生,可能在一个县内生源存在不足问题,可以适当扩大到市域内,但是总体上还是要落实属地招生要求。“坚决遏制县中优质生源过度流失,坚决遏制一些学校跨区域特别是跨市域、跨县域争抢生源的问题。”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