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们恢复的信号终于再度亮起。但两年多来因疫情造成的间歇性停摆压力,已实打实地留在各大主题公园背后的公司肩上。不久前,华强方特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16.8亿元,还债补血。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推测未来中国市场可能只会留存10个以内的主题公园品牌。“世界第一梯队的主题公园加入竞争变相助推了这一进程,此外疫情因素也有影响。我觉得国内主题公园大洗牌是必然的,而且会来得很快,局势在明年上半年应该就会很明朗了。”
每经记者 朱鹏 每经编辑 陈俊杰
小至刮风下雨,大至公共卫生事件。极度依赖线下客流的文旅产业的“脆弱性”直观又直接。而对国内大部分主题公园而言,上一次接待游客时间大约要回溯至今年3月下旬前。好在,主题公园们恢复的信号终于再度亮起。
据悉,闭馆45天的北京环球度假区将于6月15日恢复开放。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也于6月10日恢复了部分项目的运营。
但两年多来因疫情造成的间歇性停摆压力,已实打实地留在各大主题公园背后的公司肩上。不久前,新三板明星公司华强方特(NQ834793,股价9.18元,市值89.2亿元)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16.8亿元。拥有“熊出没”IP,曾四年蝉联全球主题乐园五强,兼具大众知名度和经营实力的华强方特也需要募资纾压。
据公告,此次华强方特定向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借款和补充流动资金。
拟募集资金中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8亿元预计用途 图片来源:公告截图
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在6月8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大家会想去主题公园,但它不是刚需,是一种精神享受。今年的国内主题公园非常艰难,我觉得下半年能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0%-80%就很不错了。”
营收小增,净利润大跌,是华强方特的2021年以及今年一季度财务数据最显眼的总结词。
据华强方特2021年报,公司全年营收44.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2%,但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45亿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54亿元,同比增长5.67%,但归属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4亿元,上年同期这一数值为亏损0.56亿元。
图片来源:华强方特官网
华强方特的主营业务为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及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2021年,主题公园业务营收37.24亿元,占整体营收比重约82.81%。林焕杰常年研究主题公园、旅游地产及区域经济领域,他告诉每经记者,华强方特的经营模式比较健康,收入结构呈多元化,除了主题公园,还有数码电影等其他收入。“募资是有条件的,你得有项目、资产、IP,还得有能力,不然证监会也不会同意。”
年报显示,华强方特的文化内容产品业务在2021年营收为7.48亿元,虽在绝对值上和主题公园业务营收有差距,但74.6%的毛利率较主题公园业务整体毛利率高出了34个百分点。
谈及华强方特的文化产品,就绕不开“熊出没”。这个诞生于2012年的国产原创动画IP贡献了“光头强”“熊大”“熊二”等国民级IP。10年间,“熊出没”共有10部TV剧集、8部电影等内容产品。据猫眼数据专业版,8部电影累计票房42.43亿元,片均票房超5亿元。在电影市场承压的2022年春节档,最新的《熊出没·重返地球》收获9.77亿票房,足见该IP的长线吸金力。
部分“熊出没”系列电影海报 图片来源:豆瓣
电影产品的成功是其业务多元化的佐证,但当主业面临挑战时,高知名度的副线业务还难当大任。
在募资公告中,华强方特表示截至2022年3月末,公司总负债达147.89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25.60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为49.24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21.64亿元。据悉,过去两年,华强方特并未因疫情暂停主题公园业务投资。
2021年,其在赣州、太原、宁波等地开设了新主题公园,这为公司带来了部分营收增长。日前,华强方特又宣布自贡方特恐龙王国将于6月18日开园。该主题公园总投资为30亿元。
在不确定的局势中坚持向前需要勇气,更需要资金。或许这也是其募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投资高、规模大、回收慢、风险高是主题公园产业的几大特征。如果主题公园没有其他产品业态做支撑,经营压力会非常大。”林焕杰表示。
据《2021中国主题公园竞争力评价报告》,全国现有大型和特大型主题公园数量占比为73.6%。入选报告的64座主题公园在2020年合计接待游客6768.83万人次,较2019年下降50.43%;合计营收约94.8亿元,较2019年下降49.87%。
位列国产主题公园第一梯队的华强方特,因其打下的基础尚有向市场募资的底气,但这个选项并不容易复制。
“出售资产”是另一个直接又高效的选项。
国内另一大主题乐园公司海昌海洋公园(HK02255,股价7.16港元,市值286.4亿港元)在去年就以总价65.3亿元出售了其武汉、成都、天津、青岛4个已建成海洋公园的100%股权,以及1个在建项目郑州海昌海洋公园的66%股权。
据财报,海昌海洋公园2021年全年营收24.6亿元,同比增长超110%,净利润8.3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4.78亿元。
在林焕杰看来,海昌海洋公园这类主题公园在疫情下经营压力更巨大。“机械类设备为主的乐园,运营者可以断电,只留必要的保安和管理人员。但对有动物的主题公园,像海昌、长隆,还需要饲养动物,保育、保养,这部分开支是减不了的”。
图片来源: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官网
从目前来看,下半年主题公园市场有望得到恢复,但林焕杰不认为会出现大规模的游园热潮。“迪士尼、环球可能会有一波热潮,但期限也不会很长。因为主题公园不是某个限时限量的演出,错过了就没有了。”
在娱乐选择琳琅满目的当下,争夺有限的消费者是所有娱乐产业的最大目标。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坐拥IP的公司自然易拔得头筹。
2016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并在第一个完整财年便实现盈利。3年后,上海迪士尼全年营收达70亿元,成为迪士尼集团(DIS,股价107.34美元,市值1955亿美元)全球最赚钱的主题乐园。迪士尼强大又丰富的IP力,让主题公园这门生意看起来是如此好做又好赚。2021年,北京环球影城开业,再掀狂潮。对中国庞大的消费群而言,国际巨头们率先满足了其对主题乐园的幻想。
林焕杰告诉每经记者,虽然国际主题公园们也面临经营压力,但其优质的品牌影响力、内容优势、管理能力,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相较于一众本土主题公园而言,已经属于出生即“富二代”。
他通过分析,推测未来中国市场上可能只会留存10个以内的主题公园品牌。“世界第一梯队的主题公园加入竞争变相助推了这一进程,此外疫情因素也有影响。我觉得国内主题公园大洗牌是必然的,而且会来得很快,局势在明年上半年应该就会很明朗了。”林焕杰说。
历经疫情的特殊考验,更具抗风险性的主题乐园未来形态是什么样?
林焕杰认为一定不再是单一的公园经营模式,因为那样只会遇到更多的问题,承受更大的经营压力。“以后集团性经营的特征会更凸显,一家公司独自小打小闹,碰到疫情这样的困难就完蛋了”。
林焕杰向每经记者描绘了他的构想。未来的主题公园将是一个综合区域的引爆点,就像一个有内容的小镇,有娱乐、康养、商业、地产等,消费者的各类需求都可以在其中得到满足。建设的门槛也会更高,开发商除了具备经济实力,还要有经营能力。可以是大公司牵头,多企业参与的模式,但一定要整体规划。
林焕杰特别强调了这种模式和当前一些特色小镇的区别。他认为新一代的主题公园小镇一定是以主题公园为核心,得先有一个具备流量和吸引力的品牌,有IP、有内容故事,再做相关的延展配套,而非单纯地将各类产业集中。“就像宴会,主菜有吸引力,大家才会有期待,配菜也就不会受到冷落”。
在这一构想中,强大的IP是核心,否则其和当下各地零星推广的特色小镇别无二异。若要探索这一模式,国际主题公园们无疑有着更具优势的身位。但在林焕杰看来,当前阶段对中国本土主题乐园来说同样是一个绝佳的窗口期。
疫情之下,国际投资者的信心难免受到动摇。“市场本身依旧在,人口红利也依旧存在,中国会是未来世界主题公园的主战场。”林焕杰认为,“本来竞争空间很小,但现在会更大一些,本土主题公园们可能会获得竞争的窗口期。”
创新是各行各业的生存之道,文旅产业也不例外。在华强方特2021年报中,明星概念“元宇宙”再度被提及。
据悉,华强方特已经成立了元宇宙应用系统研究院,期待通过构建文旅行业元宇宙平台,探索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市场前景,形成合理的商业盈利模式。
但元宇宙与文旅的结合可能并不容易。今年3月,以景观设计为主营业务的山水比德(SZ300844,股价26.81元,市值17.3亿元))就曾因与其他公司签订元宇宙综合度假旅游区战略合作协议等事宜收到深交所的监管函。监管函表示其未充分提示公司在“元宇宙”领域资源、技术储备等方面的不足以及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
林焕杰也认为现阶段想借助元宇宙在主题公园做创新还不具备可操作性。“我前段时间请教了两个做虚拟现实技术很专业的加拿大工程师,跟他们提了元宇宙和主题公园的结合。他们表示想法很好,但费用投入会非常高。首先是计算机的算力要很大,其次用电会非常大。”
在他看来,现阶段很多所谓的元宇宙只是4D,“我认为这个方向是一个好方向,但怎么才能够用低成本创造高效益,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