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获悉,目前,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完成37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6.94亿条涉企信用数据的归集,实现深圳380多万活跃商事主体全覆盖,与全市48家商业银行完成技术和业务对接,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近2万家,促成企业获得融资53.78亿元。
每经记者 潘婷 深圳报道 每经编辑 廖丹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着力解决的问题,征信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难题的重要抓手。通过地方征信平台建设,激活沉睡在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涉企信用数据,实现涉企信用信息依法归集共享,是中国人民银行落实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2022年1月10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深圳地方征信平台的建设和运维主体——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完成企业征信机构备案,对外正式运行。
4个月时间过去,平台取得了哪些成效?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获悉,目前,平台完成37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6.94亿条涉企信用数据的归集,实现深圳380多万活跃商事主体全覆盖,与全市48家商业银行完成技术和业务对接,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近2万家,促成企业获得融资53.78亿元。
深圳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指导下、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圳人民银行将在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基础上,继续以融资成效为工作目标,聚焦于解决银行的急难愁盼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推动深圳地方征信平台进一步精耕细作,拓展应用范围和融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信息中介和融资中介功能,做好数据治理,提升与金融机构信贷产品的契合度,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优化深圳融资环境。
据了解,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建设坚持“以需求为中心”,以“实用、好用、可持续”为基本遵循,实践证明这是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难题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深圳方案”。实践来看,深圳坚持“政府+市场”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牵头抓总作用,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
(一)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职责明确、分工合作的长效工作机制。
地方平台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基础工作量大、统筹协调难、信息权属复杂、数据处理专业性强,需要推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方征信平台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对促进改善地方融资环境、优化地方营商环境的积极作用,市长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和深圳人民银行行长任副组长的地方征信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地方征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统筹协调重大问题处理,督查督办各成员单位贯彻落实市领导指示批示精神进展情况。
数据是征信的灵魂,数据归集共享是地方征信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地方征信平台建设的难点。深圳人民银行携手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深圳银保监局等部门同向发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征信平台建设模式。围绕领导小组制定的工作目标,参与各方倒排工期,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奋战140天基本完成地方征信平台测试上线任务,充分体现了深圳速度。目前深圳已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层层抓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数据归集共享标准和更新频率进一步明确。在全面归集共享地方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和地方金融组织掌握的涉企信用数据的过程中,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同步开展数据治理,结合银行使用中发现的问题,汇总形成清单后反馈至数据管理部门;数据管理部门督导相关数据源单位查找原因并予以解决问题,已形成常态化数据管理机制。在此过程中,地方征信平台实现了数据实时可用、质量可靠,数据管理部门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了政务数据质量。
(二)实体化运作,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推动地方征信平台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中的大部分都是缺乏甚至没有信贷类征信信息的“征信准白户”,或者是完全的“征信白户”,“替代数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征信难题。中小微企业注册在地方、经营在地方、融资在地方、信息也在地方,地方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掌握的涉企信用数据是重要的“替代数据”,可以有效填补信贷类征信信息空白。
之前,银行由于缺乏中小微企业数据,不能贷、不敢贷,逐个向数据源单位寻求支持,搜寻成本较高,对接效率较低。将散落在各部门之间的碎片化数据归集汇总在一起只是第一步,如何进一步清洗、加工,以符合金融机构要求的产品形态稳定输出,则需要专业的征信公司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推动。
地方征信平台统一对接各数据源单位,可以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中小微企业也有意愿授权征信公司收集、整理、加工并向银行提供由各政务部门留存的信用信息,用于判断其信用状况,可以为其首次融资、信用融资提供增信支持,提升其获贷率;银行通过地方征信平台获取更多维度数据,用于对中小微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可以提高其贷款审批效率和贷款管理质量,更加敢贷、愿贷。
2021年6月16日,深圳市组建由深圳市国资委100%控股、市场化运作的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深圳地方征信平台承建和运维主体。公司成立后,通过市场化竞聘方式引进人才、组建专业团队,全面启动系统开发和数据归集共享工作,深入开展数据治理,可持续对接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需求,输出征信产品。实践表明,实体化、市场化运作是地方征信平台后续建立良性反馈机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
为显著降低数据归集共享阻力,提升数据归集共享精准性和有效性,深圳确定了从需求出发推进数据归集共享的工作思路,即所有的数据需求都是基于对商业银行的全面调研提出。
(一)从需求出发,突出针对性。
深圳人民银行对辖内全部银行组织了多轮全面的地方征信数据源需求调研,根据普惠金融需求迫切程度,进行了优先级排序,为高效推进数据归集共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不同类型银行的需求差异较大,深圳人民银行按银行类型分别组织多场调研座谈,重点了解地方性中小银行的个性化需求,引导地方征信平台更加重视小微机构客户需求。
由于所有数据需求都是基于银行全面调研提出的,从根本上解决了数据的可用性和归集共享的针对性问题,显著降低了数据归集共享的阻力,各数源部门、数据管理部门根据需求调研结果进行了甄选优化,从源头上确保了所归集共享的数据都是与中小微企业融资契合度高的数据。
(二)银行全程参与,力求见效快。
为提升系统建设实用性、产品开发有效性,深圳人民银行组织辖内银行全程参与平台功能研发测试,引导平台以用户为中心推进系统建设和产品开发,增强平台的客户友好性。在平台启动建设之初,深圳就选取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互联网银行、村镇银行等不同类型的银行嵌入式参与其中。
为了解中小微企业对地方征信平台的功能需求,深圳人民银行组织不同类型银行对其客户共2210家中小微企业开展了融资需求调查,使得平台功能设计时更加注重解决中小微企业快捷融资问题。平台产品开发力求“小而精”,贴近银行需求,先小范围测试,好用之后再复制推广。为推动各测试银行以“用”为核心加快测试步伐,深圳人民银行牵头地方征信平台与测试银行每周召开推进工作会,协调解决对接过程遇到的各项问题。
由于银行与中小微企业在平台建设之初即开始介入,全程参与,引导平台以用户为中心推进系统建设和产品开发,增强了平台的客户友好性,有利于平台的推广,使平台真正能发挥实际作用。通过组织银行广泛开展测试,确保了平台所开发的产品和功能从一开始就是契合金融业需求的。
数据归集共享,安全要放在首要位置。据了解,平台的建设坚持安全合规理念,守牢数据和系统安全底线,降低数据源单位管理成本和银行数据使用成本。
(一)数据流向全程可视化,过程可审计。
平台信息系统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标准建设,并顺利通过权威机构测评。数据管理部门对数据流向全程可监控、事后可审计,在机制上保障了数据使用过程的安全可控。依托政府大数据资源,地方征信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借助科技赋能,具有高可拓展性和灵活性特点,通过自动化数据接入管理,开展分布式的大数据治理服务,构建智能化、模块化产品服务能力,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金融机构的要求,灵活输出不同的字段、产品组合,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个性化需求。银行可根据平台归集共享的数据资源,联合开发定制化产品,并嵌入进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双方实现深度绑定,全程线上化批量放款。
(二)减少多头对接,充分发挥中转枢纽作用。
调研显示,银行普遍希望地方征信平台可联通各个政府部门,向其提供一键查询、批量反馈功能。一个政府部门与多家金融机构对接,安全合规管理成本也大。地方征信平台在其间可以充分发挥中转枢纽作用,有效降低数据源单位管理成本。另外,地方征信平台根据银行需求,提供一站式数据服务,减少银行与数据源的多头对接,降低了银行数据使用成本。
记者注意到,深圳地方征信平台的建设,受到了银行、小微企业、业内人士的高度赞扬。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记者表示,深圳征信平台我觉得应该是在全国做得比较领先的,一个是数据本身,平台归集共享做得比较好;另一方面,特别提到了把地方准金融机构的数据也积极进行集中运用,这个在以前是没有的。
在平台建设推进中,深圳征信平台也给银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微众银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深圳征信成立以来,始终贯彻执行以银行实际需求驱动产品开发的理念,不仅广泛争取银行的意见,反复探讨,而且还多次深入银行进行实地调研,与银行相关业务方进行广泛深入的沟通交流,捕捉银行的实际痛点和业务需求,与银行共同打磨数据产品,致力于提供能够真正有效应用到银行产品、服务广大企业的数据。
深圳地方征信平台表示,将紧紧围绕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改善营商环境、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些根本目标,打造地方征信平台亮眼的深圳名片,后续将加大力度做好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加快推动多方数据的融合及应用、探索开展跨区域数据的共享联动。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367222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