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房企在积极兑付债券。
4月22日,时代中国控股发布自愿性公告,宣布公司已经安排2022年到期两笔美元优先票据的偿还,向票据的受托人汇出所有必要资金,以偿还票据到期日期前的所有尚未偿还本金额及应计利息,资金汇款日期分别为4月22日和4月14日,两笔票据合计约为4.25亿美元。
可以看出,本次对美元债的积极偿还,一方面展露了时代中国的现金流稳定性,给予资本市场信心,另一方面,时代中国亦在践行今年坚定降低杠杆率、降负债的承诺和目标,这是目前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而房企的现金流与稳定性将决定其能走多远。
能否积极偿债成为市场现在观察房企的重要窗口。
公告显示,时代中国本次偿还的两笔票据分别为2017年发行的,2022年到期本金总额为2.25亿美元的5.75%优先票据;2021年发行的,2022年到期本金总额2亿美元的5.3%优先票据,两笔票据的到期日期分别为今年的4月26日和4月20日。
时代中国已安排向5.75%票据及5.3%票据的受托人导出所有必要资金,以偿还5.75%票据及5.3%票据分别于2022年4月26日及2022年4月20日到期日期前的所有尚未偿还本金额及应计利息。
事实上,在上个月,时代中国就表示,针对2022年4月底到期的美元债,截至2022年2月底,已累计回购约8278万美元。2021年以来,时代中国通过回购等多项措施,不断向市场传递信心,累计回购648万股,总金额达6045万港元。
具体到财务层面来看,一直以来,时代中国保持稳健的财务风格,构建安全的基本面,对杠杆和规模保持敬畏及克制。
截至2021年末,时代中国一年内到期债务占计息债比率下降,计息债较上年底降低了81.2亿元人民币。且一年内债务到期分布分散,流动性状况稳健。
同时,时代中国融资成本也在持续优化,2021年平均成本约6.6%,较2020年全年的7.3%下降了0.7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时代中国今年在主动控制规模,稳健应对市场变化。亿翰智库研报指出,2022年时代中国的销售目标降至650亿元,主动调低销售规模目标,也能反映出企业发展战略重心从以规模为导向转变成以利润、资金、产品为导向,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未尝不是一个较为明智的选择。
海通证券也认为,降低销售目标并不意外,降幅相对于中型民营房企也相对公允。相信时代中国今年还债压力可控,会持续优化成本结构,以提升未来利润。
在目前资本市场对房企异常谨慎的情况下,大部分房企都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以守住资本市场信心。
4月本就是房企偿债高峰期。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4月份房企待偿还的海外债规模至少达到419亿元。包括时代中国在内,今年4月以来,还有旭辉、弘阳地产、宝龙地产等都在积极偿还到期债务,向市场传递正面信号。
当然,除了债券市场的稳定,房企如今在经营层面的变动也备受市场关注,这也考验了房企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和敏捷性。
近期,时代中国就因应变化定期对存量城市更新项目进行审视及调整,这一背景是城市更新政策和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和调整。
正因如此,时代中国才对广州市及下属各区城市更新政策及计划的修正及变动,也在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就个别项目事宜沟通新的推进解决方案。
时代中国也表示,城市更新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目前国内各地的城市更新项目均在稳步有序推进当中。
时代中国董事会主席、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岑钊雄还在不久前的业绩会上指出,城市更新是时代中国的核心业务之一,公司也非常坚定地要把这项业务做得更加扎实,更加持久。“我们做城市更新业务已经超过10年时间,这个过程中每一次政策的修正,往往会对我们下一步业务的推进,带来更清晰、更有确定性的引领。所以,接下来我们可以走得更稳,确定性更高一点。”
作为国内城市更新领域的领先者,时代中国目前在国内9个城市,拥有约135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更新项目,潜在总可售面积约4000万平方米,预计总货值超过1万亿,主要布局在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等大湾区重点城市。
中泰国际认为,时代中国土储及旧改资源集中于粤港澳大湾区,项目资源合理充沛,有望支持公司稳健发展,公司的财务风险有望进一步收敛。
2021年,时代中国成功转化6个城市更新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28万平方米;其中3个转为土储,总建筑面积约99万平方米。随着储备项目逐步转化,未来城市更新也将持续为时代中国贡献高质量的土地储备。
亿翰智库表示,2021年时代中国拿地节奏放缓,其大量压缩招拍挂开支的底气在于其充沛的城市更新项目。在当前行业市场背景下,企业更倾向于从城市更新中转化土地储备,获取确定性更高的利润。
岑钊雄还预计,时代中国在今年将有8个城市更新项目会完成转化,其中一部分会变成土储,让土储的质量更高,有望带来更大的价值,支持公司的稳步发展及更高质量的增长。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