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舸表示,我国在数字经济方面很大程度是后来者居上,但是也应该看到差距,特别是制造业数字化的渗透率。他建议,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面向未来的数字化银行、开放银行;重新定义银行服务边界;防范风险、维系金融安全。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廖丹
4月16日,在清华大学主办的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表示,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是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数字经济要求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支持,要求金融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要求构建更加安全的金融体系。
刘连舸表示,我国在数字经济方面很大程度是后来者居上,但是也应该看到差距,特别是制造业数字化的渗透率。因此,他建议,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面向未来的数字化银行、开放银行;重新定义银行服务边界;防范风险、维系金融安全。
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论坛上,刘连舸指出,从数据上看,2020年发达国家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4.4亿美元。我国发展弯道超车,进展得非常快。一是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二是把数据作为一种要素资源创造了新动能,三是数字经济全球合作已经呈现出新的格局。
与此同时,他也指出,中国在数字经济方面很大程度是后来者居上,但是也应该看到差距,特别是在制造业数字化的渗透率方面,我国现在还仅为19.5%,低于发达国家33%的平均水平。
刘连舸认为,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是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一是数字经济要求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支持。通过数据连接,一方面促进金融发展,另一方面促进经济实体的发展。
二是数字经济要求金融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当下各大金融机构,包括中小金融机构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从投入看,例如中国银行,2021年投入186亿元,比前一年增长约11%,这个速度和投入还不算最快的,还有差距。
三是数字经济为增强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创造了条件。近些年,通过线上大数据连接,包括中小银行在内,至少跟政府合作五到十个数据源头,多方面介入以后评判一个客户,这为我们节省了成本,通过模型的制定提升了效率,强化了风险防范,数据化对银行业的影响是天翻地覆的。
四是数字经济要求构建更加安全的金融体系。一方面存在数字技术滥用,好多平台乱象频发。另一方面是数字安全问题,信息采集泄露时有发生,这方面监管也非常严,因为数据出问题被罚、被处置的情况也不少。最后是数据跨境流动问题,这直接涉及到国家金融安全。
刘连舸指出,在产业数字化过程当中,还要提到金融自主安全性,在未来正要进行的系统安全工程等方面,我们目前还存在短板,需要尽快补上。
对此,刘连舸建议要从三方面解决问题:一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面向未来的数字化银行、开放银行。目前整个金融界,特别是各大行,都在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新思维。数字化转型要有资金投入。除此之外,很重要的是观念、理念的适配性,包括体制机制。因为数字化思维,包括现在所有的互联网思维,和原来所有银行经营理念完全不一样,进行赋能和网上迁移业务,这对现有的银行体制机制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是重新定义服务边界。包括开放银行,中国银行正在推进四大场景战略建设,一是教育场景,二是体育场景,以冬奥银行、双奥银行为牵引做体育场景,三是银发场景,四是跨境场景,这些都是按照国家和中央的要求下沉服务重心,把金融业务直接镶嵌到社会,镶嵌到实体经济中。运营方面,现在很多运营的不是金融产品,是运营客户需求的内容,比如说对生活的理论实践各个方面,运营的完全是非金融的内容,通过这个导流引导客户,最后金融产品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服务。
三是防范风险。IT系统的安全已经成为重中之重,特别是这次俄乌冲突发生后,抛出的金融核弹——掐断SWIFT系统,这都为未来中国金融的发展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有所准备,通过数字经济来保证我们国家的金融安全,保证我们的外贸经济各方面的安全。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