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廖丹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降准后,今日央行降准应声落地!
4月15日晚间,央行宣布,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央行称,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对于降准后的综合考虑,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的背景下,央行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体现了货币政策前瞻性,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改善和扩大总需求,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创造了积极条件。
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后,市场对降准的预期明显升温。今日央行降准如约而至。
央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央行称,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且为全面降准。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有利于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
对于本次降准的目的,央行表示,当前流动性已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此次降准的目的,一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表示:“在国务院部署降准后,央行今日宣布降准符合市场预期,但此次降息25个基点,并不算超出市场预期,可能是为疫情之后留下降准空间,因为疫情之后复产复工需要流动性支持。”
对于降准后的综合考虑,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一是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二是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兼顾内外平衡。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此番降准后会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温彬表示,降准将提高货币乘数,扩大银行信贷派生能力,并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相结合,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同时,降准还将优化银行体系资金的期限结构,释放长期流动性、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有助于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继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尽管本月MLF政策利率保持不变,但降准或将促使LPR报价行压降点差,本月20日LPR利率有望下调。
采访中,多位专家还分析了降准对于股市、债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股市方面,温彬认为,此次降准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助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盘和林表示,降准最大的受益方是金融,大金融可能因此而获得提振,但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现阶段还是会影响部分产业的业绩表现,从而在股票价格上产生了抑制作用。
债市方面,温彬称,降准将促进银行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增加利率债配置,预计国债收益率稳中有降,并带动企业债融资成本下降。
房地产市场方面,温彬表示,在各地因城施策进行房地产调控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以及居民刚需、改善型按揭贷款需求将得到有效满足,这对当前化解部分房企流动性压力、提高居民购房意愿、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盘和林认为,降准之后房地产企业的压力可能减轻,需要买房按揭的业主压力也会减轻,这是好的方面,能够大大缓解企业的融资压力,从而增强企业的流动性,防止违约发生。
“当然,降准虽然不会在短期提振楼市和股市,但是现阶段降准依然是需要的,因为降准的确是能够降低全社会融资成本,预期降准之后,当前LPR报价利率也会随之走低,这有利于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摆脱眼前困境。”盘和林称。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