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东材科技去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高增长 立志打造世界知名的创新型新材料生产服务商

    2022-03-31 18:35

    3月30日晚,东材科技披露了2021年年报,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大增。翻看东材科技的2021年年报,最大惊喜还不是业绩,而是产销量数据。光学膜材料生产量达8.3万吨,同比增长185.94%,销售量8.1万吨,同比增长182.72%;电子材料生产量达1.24万吨,同比增长160.15%;销售量1.2万吨,同比增长153.09%。

    光伏、新能源行业处于爆发时期,东材科技通过释放产能抓住了机会。未来,东材科技将以新型绝缘材料为基础,重点发展光学膜材料、环保阻燃材料、电子材料等系列产品,聚焦新能源、新型显示、5G通讯等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进行技术储备、项目培育和产业投资,努力把东材科技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创新型新材料生产服务商。

    产销量数据迎来爆炸增长

    东材科技30日晚披露2021年年报,营收和净利润均同比大增。公司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34亿元,同比增长71.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94.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116.1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40元,同比增长81.82%。

    一份高增速年报再次印证了东材科技的高成长性,成长曲线起始于2019年的最后一个季度。自当时开始,东材科技就进入净利润增长的快车道。从去年一季度开始,东材科技的收入开始发力,将不到20%的同比增速抬升到了90%。

    东材科技营收和净利润的高成长流量也就能解释去年股市表现优异的原因。去年一整年,东材科技股价实现了翻倍,市值突破百亿。

    翻看东材科技的2021年年报,最大惊喜还不是业绩,而是产销量数据。

    光学膜材料生产量达8.3万吨,同比增长185.94%,销售量8.1万吨,同比增长182.72%;电子材料生产量达1.24万吨,同比增长160.15%;销售量1.2万吨,同比增长153.09%。

    不难发现,光学膜材料和电子材料成为了东材科技的爆款产品。产销量的爆炸数据真实反映了东材科技产品在市场的供需关系。

    光学膜材料和电子材料对应的下游市场分别是消费电子和5G。miniLED、OLED电视、激光电视等高端系列均实现了规模化增长。光电企业正积极寻找优质的国产配套供应商,以实现关键性原材料的本土化采购,为我国光学膜制造企业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渠道和品牌的积累由量变进入质变阶段,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国产化替代的进程明显加快。

    东材科技主动融入通讯领域、新型显示领域的配套化建设,在中高端领域形成了竞争力。截至年报披露日,公司“年产2万吨OLED显示技术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已转固并实现量产。

    电子材料方面,公司应用于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领域的主要产品为电子级树脂材料,是制造印制电路板(PCB)的上游核心材料。印制电路板有“电子产品之母”之称。东材科技的电子级树脂材料,已与多家全球知名的覆铜板厂商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东材科技将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为我国5G通讯、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关键性原材料的本土化保障。

    东材科技主打的绝缘材料,主要下游应用市场为光伏行业、特高压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不难发现,这三大行业都无法脱离一个关键词——电。

    没有高性能的绝缘材料作为保障,从发电、输变电到电气设备都有可能造成局部电网运行不稳定,严重时导致整个电网瘫痪的局面。因此,绝缘材料的技术水平在保障电力系统、用电设备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新基建”的政策推动下,新能源(光伏、风电)、特高压输电、发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迎来了空前的高速发展期,且伴随着全产业链的绿色转型和上游供应端的配套升级,进而持续带动了耐高压、耐高热、耐冲击、耐腐蚀、耐辐照等新型绝缘材料的市场化需求。作为相关绝缘材料的国内一流供应商,东材科技的市场潜力都是巨大。

    公司未来对标世界一流

    下游市场前景美好,这需要公司产能规模的强力支撑。

    2021年,东材科技全面推进重点产业化项目建设,截至年报披露日,公司“年产2万吨OLED显示技术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已转固并实现量产;“年产5200吨高频高速印制电路板用特种树脂材料产业化项目”、“年产1亿平方米功能膜材料产业化项目”、“年产6万吨特种环氧树脂及中间体项目”处于试车阶段;“年产2万吨MLCC及PCB用高性能聚酯基膜项目”、“年产2万吨新型显示技术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特种功能聚酯薄膜项目”等重大项目的工程建设进度基本符合预期。

    控股子公司山东艾蒙特以3600万元收购山东东润100%股权,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丰富产品结构,完善公司在电子材料板块的产业链布局。

    东材科技深知,转型是一个颠覆和重造的过程。但言必行行必果,纵然转型是对自我的颠覆,但前路再难也要走完。

    东材科技的转型锚定了一个标准——向世界一流对标。

    东材研究院将瞄准世界前沿领域,加快培育新型功能膜、高性能树脂、质子膜材料等新产品,为公司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充足的项目储备和技术支撑。

    这也构成公司在今年的一个目标,聚焦新兴领域对核心原材料的需求,以“自主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实施精准营销策略,重点开拓新增产能的下游市场,持续提升新产品、竞争性产品的销售占比;同时,公司将基于和行业标杆客户达成的“同步研发、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积累和产业配套优势,跟随重点客户拓展新领域,切入高速高效的业务发展轨道,主动融入产业链的绿色转型升级。

    这也是东材科技在年报提及的蓝图,以新型绝缘材料为基础,重点发展光学膜材料、环保阻燃材料、电子材料等系列产品,聚焦新能源、新型显示、5G通讯等领域对新材料的需求进行技术储备、项目培育和产业投资,努力把东材科技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创新型新材料生产服务商。2022年公司力争实现营业收入超50亿元。

    另一方面,在扩大产能的关键时刻,东材科技借资本市场发力,以发行债券等形式扩充资本金。东材科技还同时披露了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4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建设东材科技成都创新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一期)、东材科技成都创新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二期)、年产25000吨偏光片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年产20000吨超薄MLCC用光学级聚酯基膜技术改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关注的是,再融资只是东材科技使用金融工具的一种手段。另一个要点是要通过资本市场捆绑核心骨干和人才,以正面激励和绩效来稳固长期收益。

    东材科技提到,适时推出新一轮的股权激励政策,构建起经营管理层、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的长效激励体系,通过建立上市公司的利益共享机制提振资本市场信心。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平台优势,将“产融协同”作为培育新兴产能的重要构成,充分整合产业前沿、技术协同、产能补足、渠道运营等方面的优质资源,积极探索战略合作、并购重组、合资联营等外延式发展路径。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

    中远海发:2021年度净利润约60.91亿元,同比增加184.49%

    下一篇

    兖矿能源:2021年度净利润约162.59亿元,同比增加128.3%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