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年前2月四川全省各项贷款增加2840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10.5万亿元、去年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突破6800亿……这场发布会透露这些重要信息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3-18 10:59

    ◎今年前两个月,四川全省各项贷款增加2840亿元,同比多增642亿元;其中2月份,贷款增加786亿元,同比多增138亿元。

    ◎发布会现场,人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强调,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的说法,若金融消费者认为金融机构在核实(业务)时损害了他的权益,可以向人民银行申请投诉。

    每经记者 刘嘉魁    每经编辑 陈旭    

    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以下简称“人行成都分行”)召开了2022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人行成都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通报了2022年1-2月四川金融运行情况,介绍了分行推动四川省绿色金融取得的积极进展,并透露分行将于今年上半年部署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同时就广大金融消费者关心的征信问题,进行了政策宣导和答疑。

    发布会现场,人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强调,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的说法,若金融消费者认为金融机构在核实(业务)时损害了他的权益,可以向人民银行申请投诉。

    2月末全省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均两位数增加

    “成都分行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奋力实现金融运行开门红、开门稳,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人行成都分行调查统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每经记者 刘嘉魁 摄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人行成都分行推动指导金融机构靠前发力,“稳总量”落地见效。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贷款方面,2月末,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8.3万亿元,同比增长13.6%,保持了去年四季度以来逐月加快的趋势,增幅较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

    前两个月,全省各项贷款增加2840亿元,同比多增642亿元;其中2月份,贷款增加786亿元,同比多增138亿元。

    存款方面,2月末,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增幅较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

    前两个月,全省各项存款增加4725亿元,同比多增2322亿元;其中2月份,存款增加2019亿元,同比多增1391亿元。

    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扩面提质上,人行成都分行指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优结构”。

    具体而言,一是全力保障基建融资需求,筑牢稳增长“压舱石”。2月末,全省基础设施领域贷款增长17.8%,快于各项贷款4.2个百分点,前两个月增加额占各项贷款的36.2%。对700个省级重点项目授信1.38万亿元,贷款余额3678亿元。

    二是重点领域融资快速增长。深入推进“5+1”产业融资对接,实施科创金融“星辰计划”,前两个月,制造业贷款增加216亿元,同比多增103亿元,其中实际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6.2%,快于全部中长期贷款23.3个百分点。普惠小微和企业信用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2.1%和22.5%,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与此同时,继续推动金融机构“降成本”,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

    具体来看,人行成都分行引导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用好四川财政金融互动政策,为实体经济纾困减负,持续释放央行LPR改革潜力。

    2月,全省一般贷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5.39%、4.34%和5.10%,同比分别下降0.12、0.22和0.21个百分点。

    至去年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逾6800亿元

    “过去的一年,人行成都分行围绕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五大支柱’发展框架,加快构建适应双碳目标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大力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和提质增效,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人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获悉,截至2021年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6807.78亿元。全省绿色债券余额386.96亿元,当年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62.6亿元,同比增长39%。

    据了解,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人行成都分行采取了以下几方面举措。

    首先是着力落实绿色金融政策,有效发挥引导激励作用,有效推动两项绿色金融政策工具落地实施。

    截至2022年2月末,全省分别有25亿元碳减排贷款和1亿元煤炭高效清洁利用领域贷款审核通过,对应的碳减排量为42.33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人行成都分行在全国首创了碳减排票据再贴现专项支持计划(川碳快贴)。通过“额度优先、办理优先、利率优惠”三项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运用再贴现资金支持具有碳减排效应的企业和项目,并提供利率优惠。

    截至2022年2月末,全省共办理“川碳快贴”754笔、51.86亿元,对应年碳减排量为103.87万吨,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2.54%,低于同期全省金融机构平均贴现利率12个BP。

    其次是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多维打造绿色金融友好生态,打造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联合有关省级部门,通过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绿蓉融”平台,建立了四川省绿色企业、项目库。截至2021年末,平台已评选入库首批150家绿色企业和55个绿色项目,上线绿色金融产品33款,协助715家企业办理绿色融资796笔,实现放款33.91亿元。

    此外,还创新开展了绿色金融公益活动,并全力支持成都市申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据记者了解,下一步,人行成都分行将指导全省人行分支机构和各银行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并不断拓宽绿色金融评价结果运用场景等方式,持续推动金融机构加强绿色能力建设。

    将部署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

    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作为国家关键金融基础设施,其出具的征信报告已经成为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经济身份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征信报告客观记录和展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情况,包括逾期还款等不良信息,然而,这给了不法分子可趁之机。当前市场中有哪些打着“征信修复”幌子的骗局呢?

    面对部分企业和个人急于消除征信逾期等不良信息的心理,一些不法分子在商业利益驱使下,有的谎称可以花钱进行“征信修复”,试图“帮助”信息主体删除或更改征信系统中的不良信息,“修复”失败后不予退款或直接跑路失联;有的打着征信培训、加盟的旗号,谎称教授“征信修复”技巧,骗取加盟代理费;有的以“征信修复”名义骗取个人敏感信息并倒卖给诈骗团伙,危害公众人身及财产安全。

    以上这些行为,不仅误导公众产生“征信逾期可以花钱摆平”的错误认知,滋生恶意失信意识,还会造成公众财产损失,损害金融消费者征信合法权益,扰乱金融秩序。

    实际上,据人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是国家依法设立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等制度规定,任何机构或个人都不可能随意删除、修改征信记录。

    在发布会上,人行成都分行透露了一项重要举措,将于2022年3月中旬至6月下旬,在四川省内组织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部门间协同监管。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构建监管合作机制,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交、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二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征信修复”违法线索,联合有关部门进行查处。此外,全面排查省内注册名称、经营范围带有“征信”字样的机构,区分不同情况分类处理。

    三是大力开展征信宣传。利用好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网点以及网络媒体等渠道,以“‘征信修复’不可信,征信维权有途径”主题,持续创新宣传内容和方式,普及征信纠错有渠道、有机制、不花钱,引导社会公众到正规场所、通过异议、投诉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提醒公众谨防上当受骗。

    四是维护征信合法权益。依法合规办理征信异议投诉,规范办理流程,严格征信异议信息核查,保持征信异议和投诉渠道畅通。

    “办理征信异议和征信投诉均无任何费用。”征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特别强调。

    金融消费者须警惕哪些征信骗局?

    在会上,有媒体提问人行成都分行,网络上流传着“征信修复”的说法,个人征信记录是否可以修复?

    对此,征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的概念,个人征信记录不能被修复。目前,所有规范征信业、征信机构的相关法规、文件、制度中,均未提及过“征信修复”相关概念。

    征信记录是信息主体社会经济交往的客观记录,供信息使用者判断、分析信息主体信用状况时参考。信息主体应理性认识征信记录,包括其中的不良记录。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若发生冒名贷款等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情形,该如何恢复征信记录?

    “若金融消费者认为金融机构在核实(业务)时损害了他的权益,可以向人民银行申请投诉。若存在冒名贷款等情况,金融消费者的身份证等信息是主动提供给别人的,还是出现信息泄露,金融机构在审核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涉及违法行为。”征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回答。

    在发布会上,人行成都分行向广大金融消费者特别强调,任何机构或个人都不可能随意删除、修改征信记录。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的说法。所有声称合法的、商业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

    人行成都分行表示,无论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还是征信系统接入机构(主要是金融机构),对报入征信系统的信息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管理程序。任何机构或个人都不能随意修改或者删除已报入征信系统的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金融机构征信业务进行严格监管,以确保征信系统的安全性、准确性、客观性,并依照《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对征信业务全流程的监督管理。

    “征信修复”常见的套路和危害有哪些?人行成都分行列举了以下案例。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那么,若金融消费者发现自己的信用报告有错漏,该怎么办呢?对此,人行成都分行表示:“提异议,不花钱!”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关于如何通过网络渠道获取自身信用报告,人行成都分行向广大金融消费者作出了以下提示。

    第一,关注“天府信用”微信公众号,在“征信服务”中查看四川省查询网点及异议申请点详细地址。

    第二,定期查询个人信用报告,了解自身信用状况。个人有权每年2次免费获取本人信用报告。

    第三,合理负债,理性借贷。按时还款,避免逾期影响个人征信。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资料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水晶光电:二股东是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且未达1%,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不需要进行披露

    下一篇

    财政部:10家会计师事务所被吊销执业许可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