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英表示,通过对今年6~8月汛情初步趋势性研判,我国北部、南部发生洪水的可能性较大,北部大于南部,中部地区发生干旱的可能性较大。
◎水利部将对今年汛期的汛情进行滚动分析研判预测,并及时衔接相应的应对准备工作,要坚持做好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工作,坚决打有准备之仗、有把握之仗。
每经记者 李明明 每经编辑 陈旭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结束后在举行的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就目前社会关注的我国汛情、国家水安全保障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李国英表示,通过对今年6~8月汛情初步趋势性研判,我国北部、南部发生洪水的可能性较大,北部大于南部,中部地区发生干旱的可能性较大。
“水利部将对今年汛期的汛情进行滚动分析研判预测,并及时衔接相应的应对准备工作。”李国英说。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 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我国地理气候条件特殊,降雨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由此带来的水旱灾害多发频发重发,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基本水情。
去年水利部门对部分地区的严重洪涝灾害是如何应对防御的,防御成效怎么样?对今年的洪涝灾害是否有分析研判?如果还发生的话,有哪些措施可以防御或减轻灾害的影响?
对于记者的提问,李国英表示,去年长江、黄河、海河流域漳卫河、嫩江、松花江、黑龙江、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相继发生洪水,与此同时,珠江流域特别是东江、韩江流域发生了6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来水量减少七成以上,珠江三角洲城乡居民供水安全受到严峻挑战。
面对极其严峻的汛情、旱情,水利部全力以赴,坚持“四预”,就是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要求对每一个流域、每一场次洪水、每一座水库调度、每一处堤防工程防守、每一座蓄滞洪区的分洪运用、每一处受洪水威胁的人员撤离,都要做到而且必须做到“四预”,做到科学应对、有序应对、有效应对,坚决打有准备之仗、有把握之仗。
“水利干部职工、应急抢险队伍、沿线人民群众、社会各方力量视汛情为命令,日夜坚守在防汛一线,巡堤查险,预置料物、设备,发现险情坚决做到‘抢早、抢小、抢住’,确保工程安全。”李国英说。
2021年,全国共有4347座次大中型水库投入拦洪运用,拦蓄洪水量累计达1390亿立方米,全国有11座国家蓄滞洪区投入分洪运用,分蓄洪水量13.28亿立方米。
水利部对今年汛期,特别是6~8月份的汛情进行了初步的趋势性研判。李国英表示,研判的结果是:我国北部、南部发生洪水的可能性较大,北部大于南部,中部地区发生干旱的可能性较大。
从流域来讲,北部,嫩江、松花江、黑龙江,海河流域中北部水系,黄河中游干流及支流泾河、汾河等河流有可能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南部,长江上游、珠江流域西江、东南沿海诸河有可能发生区域性洪水。中部,长江中游、汉江下游有可能发生区域性干旱。
今年1月,国家层面正式发布《“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这也是国家层面首次编制实施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实施这一规划的目的是什么?规划确定了哪些重点水利任务?
李国英介绍,编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目的在于坚持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水利发展的部署要求,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这是《规划》的总体目标,在这个总体目标下,结合水利发展的实际,进一步解构为四个次级目标:一是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二是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能力。三是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四是提升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和治理能力。
“为了实现《规划》目标,《规划》确定了六条实施路径。”李国英表示:一是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二是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三是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四是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五是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六是强化水利体制机制法治管理。
他强调,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重点是把握好“纲、目、结”三要素的谋篇布局。
所谓“纲”,主要是指大江大河大湖自然水系、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排水通道,这也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
所谓“目”,主要是指区域性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供水渠道。
所谓“结”,主要是指具有控制性地位、具有控制性功能的水资源调蓄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