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明确实习三方协议必须由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签署,重申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
◎《规定》指出,任何单位或部门不得干预职业学校正常安排和实施实习方案,不得强制职业学校安排学生到指定单位实习。不得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电子游戏厅、网吧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旭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以实习为名组织学生到企业“流水线”务工、赚取“人头费”;中介机构参与、违规安排加班和夜班……
针对职校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乱象,1月2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消息,教育部近日联合工信部、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2021年修订)(以下简称《规定》),为职校学生的实习管理划出“红线”。
《规定》提出了实习组织、实习管理、实习考核、安全职责和保障措施等全链条、全过程的基本要求,针对实习关键节点明确了行为准则,提出1个“严禁”、27个“不得”,为实习管理划出了底线和红线,对实习各方提出了刚性约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修订《规定》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规定》着眼实习全程、聚焦关键节点,针对以实习为名组织学生到企业“流水线”务工、赚取“人头费”、强制实习等进一步明确行为准则,对跨省实习、实习保险等进一步细化规定,旨在保障实习安全、提高实习质量。
《规定》指出,任何单位或部门不得干预职业学校正常安排和实施实习方案,不得强制职业学校安排学生到指定单位实习,严禁以营利为目的违规组织实习。不得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电子游戏厅、网吧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也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介机构介入实习赚取“人头费”,是产生强制实习、付费实习的重要源头,社会反映较为强烈。对此,《规定》明确,实习三方协议必须由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签署,重申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
该负责人指出,违反规定从事学生实习中介活动或有偿代理的,法律法规规定了法律责任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整治现有职校学生实习的乱象,除了出台新的管理规定外,还要解决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让职业教育真正进入市场,将学校的课程和企业的岗位要求很好地衔接起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此前,部分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确实存在中介机构介入实习赚取“人头费”的违规现象。
比如央广网就曾报道盐城技师学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强迫学生到指定工厂“工学交替”或者“顶岗实习”,涉嫌赚取“人头费”,并且存在国家相关部委发文明令禁止问题,比如有劳务中介的参与、学生超长时间上工等。
除了规范管理,《规定》在学生权益保障方面同样作出了具体安排。
《规定》提出,接收学生岗位实习的实习单位,应当参考本单位相同岗位的报酬标准和岗位实习学生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等因素,给予适当的实习报酬。
《规定》强调,在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原则上应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工资标准的80%或最低档工资标准,并按照实习协议约定,以货币形式及时、足额、直接支付给学生,原则上支付周期不得超过1个月,不得以物品或代金券等代替货币支付或经过第三方转发。
此外,《规定》还明确,职业学校和实习单位不得向学生收取实习押金、培训费、实习报酬提成、管理费、实习材料费、就业服务费或者其他形式的实习费用,不得扣押学生的学生证、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学生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收取学生财物。
储朝晖表示,现在很多职校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薪资待遇被压得很低,很多问题是累积而形成的。“出台规定能解决一定范围内的问题,还需要配合体制优化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