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思盟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发起、每日经济新闻联合主办、商道纵横承办的2022第五届CRO全球责任峰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会上,商道纵横总经理郭沛源发布了《2022中国CSR十大趋势》,由每日经济新闻与商道纵横共同发起评选的“首席责任官”正式对外公布了评选结果,隆基股份、东方证券、中集集团、SAP等企业当选所在行业的年度“首席责任官”。
其中,隆基股份全球品牌总经理、全球市场负责人霍焱也在本次2022CRO全球责任峰会上作出了精彩分享。
霍焱表示,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中国面临三个挑战:一是我们减碳时间很短,但任务很重;二是转型的压力很大,工业方面的碳排放仍然占到最大的主体;三是目前能源转型的难度特别大。而光伏所提供清洁能源的价格优势,将会成为驱动社会选择光伏作为获取新能源的重要途径。
目前,“一毛钱一度电”的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有替代传统能源的可能性。“光伏行业是目前全中国能够在国际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少有产业之一,现在排在前十位的光伏产能企业都在中国,组件最大的销量前七位也都在中国,未来这个占比也会越来越高”,霍焱表示。
另外,他还提出了如何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并不是说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完才做下一个阶段,应该是有交叉或者是共同进行的。第一,通过体制机制的灵活性调节以及需求侧响应,形成对新能源的大幅度消纳;第二,大力发展抽水蓄能,为化学储能让出一定时间和发展空间;第三,通过大规模的应用化学储能,真正形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最后,通过引入氢能进行深度脱碳。因为,除了电力系统是碳排放的一个因素,非电体系占的碳排放更大,不引入氢没办法进入到深度脱碳。
在双碳目标之下,整个新能源产业链中,光伏产业被列为未来全球最主要的能源,光伏行业处于景气向上的高增长阶段。作为光伏行业的龙头企业,隆基股份又是如何践行低碳战略,帮助供应链上下游更好地低碳发展呢?
霍焱在2022CRO全球责任峰会上【零碳圆桌】上回应:首先隆基股份本身从事光伏行业,而隆基的很多客户是用光伏来实现低碳的。自2012年上市以来,隆基股份累计出货的光伏产品相当于6个三峡电站的装机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36亿千克、减排二氧化碳1340亿千克、植树73亿棵,为全球实现双碳目标作出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从碳排角度来看,以前全球也多次提出过清洁能源的高比例应用,但是传统的光伏等新能源制造过程是要消耗化石能源,要排碳的。因此,企业自身生产和供应链降耗减排将成为全球制造业绿色发展的主旋律。霍焱表示,隆基完成了全价值链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鉴证,2020年可再生电力使用比例达到41.83%,相当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3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截至2020年,隆基已经在28个生产经营场所中的4个安装了能源管理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较2015年提高了49.77%。结合未来的发展规划和SBTi要求,隆基首次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即以2020年为基准,2030年运营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下降60%,在2030年采购的每吨硅料、每瓦电池片和每吨玻璃的碳排放强度相比2020年下降20%,企业正在按步骤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
目前光伏+是很新的概念,其中利用光伏来解决环境问题也是很好的尝试。据了解,使用隆基光伏组件的库布其沙漠电站,因为光伏组件遮挡了强烈的日光,板下的植被开始自然生产,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该成功经验也开启了荒漠化治理的5.0时代,形成了以“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产业扶贫”五大要素为核心的系统化模式。理论上,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的20%装上光伏电站,发电量足够全国人民使用。
实现碳中和,作为国民经济的引擎,企业责无旁贷。隆基股份是首个唯一一家同时加入RE100、EV100、EP100和SBTi四项国际倡议的中国企业,并带动了很多中国企业陆续加入。此外,隆基股份在全公司及上下游产业链推行“善意经济学”。在供应链管理方面,2021年,隆基股份率先发布《绿色供应链减碳倡议》,将绿色理念融入供应链管理体系,协同价值链上的供应商,对产品的绿色属性进行有效管理,减少其制造、运输、储存以及使用等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目前,已有150余家供应商响应。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