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彦杰表示,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手段,秉承包容审慎的理念,构建覆盖“企业”、“家庭”和“个人”各类主体,囊括“投、贷、保、扶”等各类服务的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是支持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也是金融机构、金融人的使命所在。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廖丹
日前,在新华社瞭望智库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上,北京金融控股集团首席合规官翟彦杰以“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翟彦杰表示,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手段,秉承包容审慎的理念,构建覆盖“企业”、“家庭”和“个人”各类主体,囊括“投、贷、保、扶”等各类服务的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是支持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也是金融机构、金融人的使命所在。
论坛上,翟彦杰指出,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提高金融的服务的可获得性具有积极的作用,因而,对于共同富裕的推进有正向的意义和价值。例如,中国的大中小银行都被充分调动起来投身普惠金融,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确实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其次,金融科技公司在推进普惠金融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这也是中国的特色;最后,在全中国的乡村,每一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普惠金融的服务站和服务点,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和微弱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
谈及下一步普惠金融的重点方向和主要工作,翟彦杰就围绕提高金融能力的建设做以下几点建议:一是风险控制的能力。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较短,风险程度偏高,作为以吸储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商业银行,去承担小微企业的高风险和不确定性,会给银行本身甚至银行系统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需要银行不断致力于提高风控的能力,去适应这样一种金融活动。
二是金融产品供给的能力。金融机构需要提高投资类产品的供给能力,并应该有相应的政策去支持和鼓励这种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投资类普惠金融服务,也包括保险类普惠金融服务。
三是金融政策和监管策略的适应性能力。一方面是制定更具包容性的金融政策。过度监管会导致商业银行“不愿贷”“不敢贷”“不会贷”问题长期存在,无法解决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问题。另一方面是差异化的监管策略。在总量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过度干预普惠金融资源配置,通过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实现各项监管政策、监管措施向微弱经济倾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北京金控集团于2018年10月19日正式注册成立。是央行确定的全国5家金控公司模拟监管试点机构之一。2021年,央行颁发的第二张个人征信牌照——朴道征信,北京金控持有其35%的股权。同年,北京金控还牵头成立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798834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