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农机具配置结构趋于合理,农机作业条件显著改善,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星
1月5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十三五”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0.56亿千瓦,比“十二五”期末增长1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25%,比“十二五”期末提高7.4个百分点。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对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农机具配置结构趋于合理,农机作业条件显著改善,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机装备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效果,农机对农业绿色发展支撑明显增强,机械化与信息化、智能化进一步融合,农业机械化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农机数据安全和农机安全生产进一步强化。
具体指标为: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粮棉油糖主产县(市、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丘陵山区县(市、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以上。农业机械化产业群产业链更加稳固,农机服务总收入持续增长,农业机械化进入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时期。
《规划》提出,要着力提升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 加快发展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化,积极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短板,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做大做强农业机械化产业群产业链,同时,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强化支持发展政策举措。
在着力提升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方面,《规划》提出,要补齐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短板。
具体而言,要围绕双季水稻机械化育秧移栽、南方丘陵山区玉米机种机收、冬小麦节水灌溉、马铃薯机种机收、夏大豆免耕播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薄弱环节以及适宜稻区再生稻、西南丘陵山区玉米和马铃薯、南方大豆、高原青稞等生产机械化,推进适用机具研发,提高机具适应性、可靠性,强化机械、栽培、品种集成配套,加强试验示范,总结推广适宜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到2025年,水稻种植机械化率达到65%,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化率均达到45%,南方玉米、大豆机种机收等水平显著提升。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