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生认为,新一年具体的财政政策发力方向,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现在城市居民对于“生活圈”有一定的要求,以上海为例,当地就提出建设15分钟生活圈、30分钟通勤圈、一小时经济圈。
◎张燕生表示,在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方面,我们也有发力空间。比如说,我们大城市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仍存在不足,如果这块搞得好的话,就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只要有一个人就业,就可以养活一个家庭。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为新一年中国经济工作确定了基调。
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如何解读决策层对新一年中国经济的定调?新一年宏观政策的重点是什么?对此,《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进行了专访。
NBD:从近期多个重要会议的表述来看,决策层都强调新一年经济的基调是“稳”,如何解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重要提法?
张燕生: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觉得有一点要明确:“稳”是中国经济的大局,年年要讲。中央一直坚持短期大局要稳、中期结构调整、长期高质量发展。
具体到2022年的情况来说,为什么提出“稳字当头”,把它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
首先,是全球经济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依靠超大规模的超强刺激恢复经济、恢复需求,未来这种刺激措施可能还要继续。
而对中国来说,考虑到我们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和教训,把“定力”看得比较重。之前一段时间经济刺激力度在各个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小。不过,在疫情对需求等各方面因素产生持续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当前能够感觉到经济的托底仍有压力。
我们还要注意到,2021年我们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举措,这就意味着需要综合考虑改革措施对经济可能产生的一些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稳字当头”意味着协调均衡,统筹变得很重要,政策连续性也要得到重视。
NB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一年财政政策作出详细部署,在今年我国财政收入好于预期、财政支出没有大规模扩张的背景下,您预判新一年财政政策是否将明显扩张?财政政策当前的发力方向又有哪些?
张燕生:从当前情况看,我们国家整个资产负债状况是不错的。资产状况不错也意味着我们的财政能力严格来说是不缺的,我们讲“战略定力”,不能搞“大水漫灌”,否则可能会对后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带来问题。
不过,不搞“大水漫灌”和“该出手时就出手”是不矛盾的,我们并非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还要强调,目前绝大部分地方债投资和国债投资,都用在修筑大桥、道路等基础设施方面,这属于长期资产。
图片来源:新华社
至于新一年具体的财政政策发力方向,我觉得,首先要明确,当前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比如说,现在城市居民对于“生活圈”有一定的要求。以上海为例,当地就提出建设15分钟生活圈、30分钟通勤圈、一小时经济圈。
以现在的情况看,很多城市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比如说在北京,要是你住在昌平的话,30分钟通勤的目标就不好实现。
未来,如何让市民的基本生活在15分钟内解决、通勤在30分钟内解决、在一个小时内满足工作需求?如果按照这个目标去实现的话,我们的软基础设施和硬基础设施都要发生变革,这也会带来大量投资的需求。
比如说,我们可以建设点对点的城市之间的160公里时速快速交通,一些发达地区还可以建设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等等。
按照上面我们提到的“基本生活在15分钟内解决、通勤在30分钟内解决、在一个小时内满足工作需求”的目标,我们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满足这种高水平的需求。所以这样一来,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可以产生非常大的投资需求,这也是财政政策需要发力的方向。
第二个发力方向则是“数字赋能”,比如我们当前的数字经济发展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实现产业的数字化,而这就会在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产生大量的投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实现“绿色赋能”“服务赋能”。
在新的一年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要落地,将会产生一个统一大市场;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将取得明显进展。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从体制机制这些“软基础设施”上保障这些重大战略的落地。比如说,如何解决这些重要战略的融资问题?如何解决其投资效率问题?如何解决涉及市场主体的问题等等。
在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方面,我们也有发力空间。比如说,我们大城市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仍存在不足,如果这块搞得好的话,就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只要有一个人就业,就可以养活一个家庭。
不只是生活性服务业,我们的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都有许多发展的“欠账”,孩子需要上学、家庭需要住房,这都是财政政策需要发力的方向。
NB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不久,央行宣布全面降准。这是否意味着,新一年在货币政策方面,我们将有更多的措施落地?
张燕生:为什么之前央行会宣布全面降准?刚才我们已经谈到,现在我们遇到的局面是全球疫情大流行,全球经济也遭受重创,与此同时,我国的防疫政策采取了“动态清零”的措施。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基本面上容易出现缺投资、缺供给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克强总理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时宣布“运用多种货币工具,适时降准”。随后,我们就落实了全面降准的措施。
这一政策动作,在我看来意味着当前决策层意识到流动性偏紧的问题,此外还涉及煤电矛盾、房地产市场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全面降准的政策动作也意味着新一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非常明确,在解决流动性偏紧的问题方面,我相信明年的相关政策也会继续出台。
NB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并明确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对此您如何解读?
张燕生:我们都知道,资本本身是具有逐利性的。不过,我们中国的文化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如何在一个好的市场经济中建立起来?就是说,有些钱是可以赚的、有些钱是不可以赚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表述也指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过去资本赚钱的边际不是很清楚,而现在我们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要走正道,资本要有社会责任,需要在回馈社会、回馈国家上有动作。这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资本来说,什么是“走正道”,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大课题。当然,我觉得对于企业家来说,未来有几方面是可以明确的,比如说,劳动者权利需要维护,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要更加自觉。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