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近日,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了11月成绩单。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头部造车新势力销量均过万,二线造车新势力亦表现不俗。同时,传统车企纷纷加大在新能源车领域的投入,销量大幅增长,“反击战”全面打响,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谁执牛耳?
“周末来看车的人很多,七八人同时围着一辆车提问,试驾也要排队。”一位刚从北京某小鹏汽车体验店试驾回来的杜女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销售市场火爆直接体现在小鹏汽车的月度交付量数据上。11月,小鹏汽车交付量为15613辆,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270%,连续3个月交付量过万,月度交付量再上新台阶。今年前11个月累计交付量为82155辆,同比增长285%。
多家造车新势力11月新能源汽车交付量亮眼。理想汽车11月交付13485辆理想ONE,同比增长190.2%。11月蔚来总交付量为10878辆,同比增长105.6%。二线造车新势力也表现不俗。其中,哪吒汽车11月交付量挺进“万辆俱乐部”,交付10013辆,同比增长372%。威马汽车11月交付5027辆,同比增长66.6%。
二胎“奶爸”杨先生近期购入了一辆理想ONE。“平时上下班用电力,充电成本低;偶尔带老婆孩子回老家,上高速还可以加油。新能源车是趋势,造车新势力在智能座舱方面有很多场景十分人性化。”杨先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认为,与传统燃油车不同,智能电动汽车属于新的品类,打破了传统思路的束缚。汽车已经不是机械产品,而是可进化、有生命力的智能终端。造车新势力在运营方式、流程、理念、人才结构等方面具有快速适应变化的优势。
广发信德智能制造与高科技投资部总经理杨立忠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汽车行业变革前所未有,整合了材料、传感器、芯片等维度的创新。在新能源车领域造车新势力没有包袱,且具有互联网思维,选取车型和核心零部件的策略相对激进,更新迭代步伐快,充分考虑末端用户的体验。造车新势力面临挑战。某头部车企高管郭峰(化名)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造车新势力在传统制造体系管控方面需要“补短板”。
“辅助驾驶功能很吸引人。造车新势力在智能化领域更加激进,比较符合年轻人尝鲜的心态。智能电动车价格不断降低,提前享受最新科技成果是购买智能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原因。”小鹏P5车主李厉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的关注点更多从过去的发动机、底盘、变速箱转向自动驾驶、智能娱乐以及特色服务能力等。
日前,蔚来宣布电池按月升级项目全面启动,在不换车的情况下用户可以体验新电池的更长续航。2022年或2023年上半年,蔚来将实现向上、向下的跨级灵活换电。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表示,灵活换电是蔚来可充、可换、可升级的NIOPower版图上最后一块拼图,形成了自身的商业闭环。
相较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在营销层面更具互联网基因,建立品牌直营中心是造车新势力与用户直接建立联系的重要方式。理想汽车近日披露,截至今年11月底,公司已经建立80家直营交付中心,覆盖全国77个城市。接下来,理想汽车将进一步拓展交付中心网络。此外,哪吒汽车、小鹏汽车等也在积极扩大直营销售网络,打破传统4S店经营模式。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认为,传统汽车销售模式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汽车产品和技术在变,市场结构在变,消费者需求在变,渠道必然发生变革。特斯拉、“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以及传统汽车的电动车品牌都在进行渠道创新,试水直营或代理等销售模式,探索多渠道营销,寻找用户体验与成本效率之间的平衡点。
郭峰指出,车企能否找到差异化路径十分关键。从技术、商业模式等维度而言,车企都在围绕产品表现展开竞争,有的借助此前积累的产品质量和管控体系口碑,有的采取新的营销模式获得关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54.2万辆,同比增长1.8倍。有观点认为,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将有望突破300万辆。
业内人士指出,纯电动技术成为车企的首选方向。值得关注的是,沙龙、极氪、智己、阿维塔、北汽极狐HI版等传统车企高端智能电动车型将陆续在2022年上市交付,与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的主要产品形成正面竞争。伴随纯电动车型的不断丰富,智能电动车市场在2022年竞争将越发激烈。
对此,岚图汽车CEO卢放认为,不管是传统车企的新品牌还是造车新势力,核心目标应该是如何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化,让更多的燃油车被新能源汽车替代,共同把蛋糕做大。
A级车市场一直被看做是燃油车的“舒适区”,占据整个轿车市场近一半份额,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
“同样,A级车市场的份额对于电动车企的销量提升作用巨大,目前该细分市场还没有绝对领先的精品车型。率先在该蓝海市场打造出一款或几款精品车型的车企,将拥有无法量化的品牌优势。”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预计,到2030年,15万元至25万元价格区间的电动车型将占约60%的市场份额,渗透率将从3%增长至40%。
天风证券分析师称,目前10万元-20万元区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大,亟待热销车型。随着搭载传统车企新一代混合动力技术车型的上市,纯电动车型将与混动车型正面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