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记者了解到,这一工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廖丹
11月8日,央行网站消息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央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央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
此外,这一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央行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
华创证券研究所固收组高级研究员梁伟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或可归类为再贷款,虽然央行未明确,但与再贷款形式基本相同。”
实际上,在《2021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中,央行就曾披露有关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信息。
《报告》称:“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常务会议议定事项要求,人民银行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这是直达实体经济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记者了解到,这一工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
具体而言,清洁能源领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源利用、抽水蓄能、氢能利用、地热能利用、海洋能利用、热泵、高效储能(包括电化学储能)、智能电网、大型风电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户用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跨地区清洁电力输送系统、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等。节能环保领域主要包括工业领域能效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改造等。碳减排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后续支持范围可根据行业发展或政策需要进行调整。
此前在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对碳减排重点领域的支持是‘做加法’,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不是‘做减法’。金融机构仍要按市场化、法治化和商业化原则,对煤电、煤炭企业和项目等予以合理的信贷支持,不盲目抽贷断贷,更好发挥金融对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作用。”
据悉,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那么金融机构应如何申请这一工具支持?
对此,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
“金融机构向重点领域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可向人民银行申请资金支持。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金融机构需向人民银行提供合格质押品。”上述负责人表示。
记者发现,央行发布的今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14.78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6.98万亿元和2.91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9%。分用途来看,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为3.79万亿元,同比增长22.8%。
梁伟超表示:“与再贷款余额管理不同,碳减排支持工具未设上限。若仅针对未来新增碳减排贷款的60%提供资金支持,央行每年提供资金支持增量或在千亿级;若存量的相关贷款也可申请,则需提供资金规模较大。”
此外,相关负责人还表示,金融机构向人民银行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时,需提供碳减排项目相关贷款的碳减排数据,并承诺对公众披露相关信息。金融机构参考碳减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或市场认可的专业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以及贷款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计算贷款的年度碳减排量。
金融机构获得这一工具支持后,需按季度向社会披露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的碳减排领域、项目数量、贷款金额和加权平均利率以及碳减排数据等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核查等多种方式,核实验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上述负责人还称,通过明确碳减排重点领域、强化金融机构对碳减排的信息披露等制度安排,碳减排支持工具将发挥政策示范效应,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充分地认识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向企业和公众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循环经济等理念,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400061192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