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表示,治理不良风气,政府不能搞强制,只能倡导、推动,最后要通过村民自治的方式,通过民主协商,大家形成红白事相关的规则和标准,老百姓共同制定、共同遵守。
◎张天佐表示,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提供很多公共服务。比如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公共服务,提倡集体婚礼,评选出一些文明家庭等,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进行正向引导。
每经记者 张蕊 北京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陈旭
10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乡村治理创新典型相关情况。
很长时间以来,农村的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盛行,使身在其中的农民苦不堪言。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广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做法,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请问这些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 图片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韦科摄
对此,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农村的陈规陋习、不良风气确实牵动了每个人的关注,也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很沉重的负担,为此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对农村不良风气的治理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比较好的阶段性成效。
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谈及农村的陈规陋习、不良风气时强调,这个问题社会各界非常关注,也是现阶段农村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这个问题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精神文明、道德文化层面的事。”张天佐说,比如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的事情,在农村中实际上是人人厌恶,但人人又无法摆脱,它是一种不良的文化,靠一家一户去摆脱,摆脱不出来,需要整体文化的重塑,一种风气的根本扭转。
毛德智表示,这些年农业农村部对农村的不良风气治理下了很大的功夫,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指导各地在基本实现村规民约全覆盖的基础上,针对突出问题提出抵制和约束性内容。
二是加强道德宣传教育,选树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观念。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比如农业农村部举办了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活动,形式新颖,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毛德智说,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阶段性成效,比如河北邯郸肥乡区通过治理之后,当地的婚丧支出大幅下降。“在很多地方社会风气得到了明显好转,一些不良风气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成效比较明显。”
不过,毛德智也表示,农村不良风气的整治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坚持长期的工作思路,既要针对目前突出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还要针对这些不良风气产生的历史原因、社会因素,包括当地的人文风情等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深化整治。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有效做法,在相关文件、会议中进行部署和安排。同时,还要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推广一些好的做法特别是基层的创新实践,有效地化解、破解这些难题。”毛德智表示,近期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还要召开专门的会议,针对农村不良风气的治理、移风易俗等工作作出专门部署。
张天佐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治理乡村不良风气时,农业农村部正不断地推动一些地区进行探索、实践。
他提到,2019年起,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6个部门在全国选择了115个县(市、区)开展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把乡风文明建设、对农村不良风气的治理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试点任务,鼓励试点地区积极推进。
“通过几年的试点探索,各地都探索出了一批行之有效的、非常管用的方法。”张天佐说,概括起来,以治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问题为例,核心是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专项治理,离开了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专项治理的方式,这件事情在农村的微观层面是解决不了的,这是非常关键的。
二是依靠村民自治的方式和力量实现治理。“这个事情是一个风气问题,政府不能搞强制,只能倡导、推动,最后要通过村民自治的方式,通过民主协商,大家形成红白事相关的规则和标准,老百姓共同制定、共同遵守。”张天佐说,所以,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主要依靠村民自治的方式和力量来做。
三是农村的党员干部要带头。“‘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干部’,农村的很多事情,党员干部只要带了头就好办。”党员干部如果不遵照规定,带头违反村规民约,可以用党纪、政纪约束和处理。
河北河间市举办的“零彩礼”公益集体婚礼 图片来源:新华社
四是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提供很多公共服务。比如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公共服务,提倡集体婚礼,评选出一些文明家庭等,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进行正向引导。
五是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激励性和约束性的措施。比如,如果按照村规民约的规定对婚丧嫁娶进行新办,地方政府会有很多优待性的政策,如果不按照这个办,村规民约里有很多约束性的措施予以制约。“当然这些措施必须合法合规,不能侵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张天佐说,辅之以这些政策措施的跟进,一鼓作气,一个地方的不良风气就能得到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这件事情要治理,治理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掌握方法。”张天佐强调,以前有的地方政府用红头文件的形式来治理这些现象,一是于法无据,二是成了一种强制性的方式,最后效果都不尽如人意。“从我们的实践探索来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然后依靠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力量和方式来推进,效果比较好。”
封面图片来源:农业农村部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