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智造!这辆车首搭三颗激光雷达,能探测330°

    2021-10-27 18:28

    时代的变革往往是颠覆人们的认知。

    36年前,英特尔80386DX出现的时候,不少人会觉得计算模型略显笨拙。但如今,计算机算法可以击败人类的事例已屡见不鲜。

    汽车领域亦如此,在汽车刚发明的时候,人们很难想象四轮的机械产物可以在百年内改变空间和时间。但进入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不少人对于无人驾驶的终极目标已经从充满疑惑到满心期待。

    “智能电动车”赛道已被长期看好。公开数据显示,今年8月,全国L2级智能网联车在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占比为35.89%;其中,L2级纯电车型市场占比持续爬升,达到28.05%。

    “无人驾驶只要能交付,在同样场景下,一定是汽车驾驶比人类驾驶更加安全。” 10月22日,威马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在威马M7首秀发布会上简明地表达了其对自动驾驶的态度,也传递了威马布局自动驾驶的决心。在这场发布会上,比起过多聚焦于产品本身,沈晖的发言更多谈到了他对自动驾驶的理解,以及威马的研发理念和方向层面的内容。

    中国智造!这辆车首搭三颗激光雷达,能探测330°

    威马首款全场景智能纯电轿车——威马M7首次公开亮相

    “科技越是进化,就越接近生命的形态。”沈晖表示。而为了实现更具生命感的智能表现,威马在现阶段交出了威马M7这一答案。

    中国智造!这辆车首搭三颗激光雷达,能探测330°

    威马创始人沈晖讲解威马M7核心智能理念

    实现L5级别硬件预置

    “深度智能”成为威马M7首次亮相的重要标签。

    32颗智能驾驶感知硬件;3颗自主变焦高精超视固态激光雷达;7颗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4颗最新Orin-X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这些配置数据并非是简单的数字展示,其背后显示了威马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思路和技术储备。

    在技术路径上,只依靠纯摄像头的视觉感知解决方案并不适应中国复杂的道路环境已逐步成为行业共识。根据ElecFans数据,搭载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可达99.99%,而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仅能保证99%。

    因此,威马在自动驾驶的技术路径上选择了视觉与毫米波雷达数据融合的技术。

    具体来看,在视觉感知层面,M7有7颗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最远探测距离超过600米,接近4K级像素成像能力,能够精准识别行人、车辆及桩桶等不规则物体。

    在激光雷达层面,目前不少车企都已开始选择这一路线,但由于各种原因,各家所公布的智能汽车上多搭载1~2个激光雷达。对比来看,威马M7首搭3颗自主变焦高精超视固态激光雷达,可以实现激光雷达水平探测范围达330°。

    中国智造!这辆车首搭三颗激光雷达,能探测330°

    威马M7搭载3颗自主变焦高精超视固态激光雷达

    除了感知设备之外,车辆的自动驾驶能力还涉及到芯片算力和软件算法等。单从理论层面而言,芯片算力越高往往也意味着自动驾驶等级越高。根据业内公开数据,实现L2级别的自动驾驶需要2~10TOPS;L3级别的自动驾驶需要24~60TOPS;L4级别的自动驾驶需要100~320TOPS;L5级别的自动驾驶需要500~2000TOPS。

    目前,市场在售的车辆多处于L2级别的自动驾驶,M7搭载4颗Orin-X顶级自动驾驶芯片,最大算力高达1016TOPS。根据上述标准,M7在硬件技术层面已经达到了L5级别自动驾驶。

    眼下,真正实现全场景的无人驾驶并不现实,业内认为实现L5级别的自动驾驶对政策、基建、5G技术等各方面都有要求,真正落地的时间节点或许在10~15年之后。

    “我们的硬件预置到L5级别的话,那L5级别以下的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可靠性、体验等都会好很多。”沈晖认为从智能电动车发展速度的角度来看,冗余能力是厂家实力的体现。但沈晖也表示硬件堆得满并不意味着智能,学习和进化才是智能的核心。据了解,后续随着软件、算法的升级和数据的丰富,M7用户可以通过升级体验到越来越多的驾驶场景。

    中国智造!这辆车首搭三颗激光雷达,能探测330°

    威马M7感知力和算力达到2022年量产车一流水准

    值得关注的是,或许是传统工业出身,沈晖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派”,有钻研技术的能力,也有相信技术的实力。“我们是全世界首个把高等级自动驾驶安全责任都归我们的车企。我们敢在已经交付的产品上保证,出了问题不去怪摄像头、感应器、算法,都是我们的(责任)。”沈晖表示。

    目标成为智能车中的“小米”

    对于威马而言,M7全球首发,威马开始进入到“SUV+轿车”双线布局时代。

    “其实,我们内部不想用这种传统的方法去区分轿车、SUV。智能汽车的设计肯定与汽油车是不一样的,出于对用户认知等因素的考虑,威马把M7定义成轿车。但从最深层的逻辑来说,更重要的是未来威马每款新产品都越来越智能,用户可以有更好的交互感。” 沈晖认为威马布局产品的驱动力本质在于用户的体验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威马M7有大量一流的自动驾驶配置,但威马瞄准主流市场的定位仍不会改变。“我们认为智能汽车将来会成为主流,品牌想要做大一定要定位在主流市场。比起销量数字,我们关注的是用户认不认可我们的价格,多少人愿意使用威马的产品。”沈晖表示。

    事实上,这也印证了威马科技普惠的初心。技术不能转化到应用层面就是“空中楼阁”,科技不能落地改变用户生活就是自娱自乐。作为一个“技术派”,威马一直想做技术的实践者。

    在沈晖看来,威马一直以来的坚持已经迎来市场发展的风口。眼下,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走过10%的拐点,新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安信证券的研报认为,2022年,随着纯电动车成本持续下降、长续航车型加速推出、充电焦虑逐步消除和技术不断提升,车企将加速推出更多高品质新能源车,15万~25万元的电动乘用车有望显著放量。

    “随着主流市场上去之后,我们的标签会更加明显,也会得到更多传播。就像小米开始造手机的时候,大家可能会有很多质疑。但随着淘汰赛的推进,小米已经有了不能被替代的特色。眼下,电动车品牌都是处于马拉松长跑的头一公里,这个时候的数量竞争没有太大意义。在用户属性上对标小鹏汽车,在市场上瞄准通用汽车、大众、丰田,这是威马的目标。”沈晖希望威马可以做智能汽车中的小米。

    一直以来,看好威马的人并不少,威马在M7首秀前完成3亿美元的D1轮融资就是很好的证明。而今,进入智能汽车领域的竞争赛道,无论出身如何,标签如何都已经不再重要,各路玩家最终还是要在同一赛道角逐。显然,威马已经准备好了。

    上一篇

    淘宝今天上线购物车分享功能

    下一篇

    天风证券维持寒锐钴业增持评级:Q3业绩符合预期,后续镍锂资源布局或将打开成长空间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