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三方机构普益标准发布的信托理财市场季报,第三季度共有58家信托公司发行了8727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减少315款,降幅为3.48%。成立数量上,第三季度共成立7915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133款,降幅为1.65%,共募集资4765.38亿元,环比减少442.08亿元,降幅为8.49%。
每经记者 宋戈 每经实习记者 冯典俊 每经编辑 廖丹
第三季度数据显示,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和成立数量双双下滑,共募集资环比降幅8.49%。自7月份开始,集合信托产品在发行和成立数量上已经连续三个月保持下降态势。
对此,有研究员向记者分析,在监管收紧、行业转型下,非标类信托产品发行量继续受限,而标品信托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还需时日,使得集合类信托产品市场发行遇冷。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领域的信托产品近期在数据上走弱,但9月份资产证券化业务和行业主动管理信托规模均有所增长。
根据第三方机构普益标准发布的信托理财市场季报,第三季度共有58家信托公司发行了8727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减少315款,降幅为3.48%。成立数量上,第三季度共成立7915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133款,降幅为1.65%,共募集资4765.38亿元,环比减少442.08亿元,降幅为8.49%。
具体分析,集合信托产品发行与成立数量已连续三个月份呈下降态势。
市场月报数据显示,9月共有52家信托公司发行1608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减少536款,降幅为25%。另外,当月共有51家信托公司成立了2115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144款,降幅为6.37%,共募集资1195亿元,环比减少189亿元,降幅为13.65%。
历史数据显示,8月份共发行2144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减少178款,降幅为7.67%;成立数量为2259款,环比减少249款,降幅为9.93%,共募集资1384.62亿元,环比减少244.41亿元,降幅为15%。
7月份共发行2322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减少415款,降幅为15.16%;成立数量为2508款,环比减少409款,降幅为14.02%,共募集资1629.03亿元,环比减少170.52亿元,降幅为9.48%。
对此,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对每经记者表示,集合信托产品“三连降”与非标信托发行受限、信托公司风险防范不无关系。首先,在“两压一降”的监管指引下,信托业监管依然保持高压态势,非标类信托产品发行量继续受限。同时,标品信托虽然已经陆续进入理财市场,但要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近年信托理财市场上,产品底层资产质量下降、收益下滑、信托公司违约事件显著增多,多数投资者对信托产品保持谨慎态度。目前信托业正面临新一轮的洗牌,这使得信托公司在展业中更加注重风险的防范。
报告还显示,投资于房地产领域的信托产品在9月份的发行数量从450款环比下降到357款。成立数量从403款环比减少至369款。
此外,记者从用益研究数据看到,9月份房地产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占比环比下滑44.82%。有分析师表示,近期不少大型房企面临债务风险,房企融资整体风险评价有上升趋势,信托公司在房地产业务展业上趋于谨慎。
帅国让向记者表示,“三道红线”监管新规、房地产信贷单独集中度管理的执行新规,成为房地产融资政策的红线,而信托作为房地产融资主要渠道,也受到监管的严格限制。
房地产领域信托产品持续走弱,那么哪些产品将出现新机会?帅国让认为,接下来,股权投资类地产项目将会有所增加。“房地产股权投资信托由于既不占用信托公司非标债权额度,又能优化房企的财务指标,将成为房地产信托业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
从发行数量上看,其他领域的产品也呈现下降态势。本月发行产品资金运用领域环比数据显示,投资于工商企业领域的产品115款,环比减少38款;投资于基础设施领域的产品313款,环比减少137款;投资于证券市场领域的产品237款,环比减少58款;投资于金融领域的产品557款,环比减少222款。
在资金运用方式上,9月成立债权投资类产品272款,环比减少45款,占比环比回落1.17个百分点;物权投资类产品1159款,环比减少31款,占比上升2.12个百分点;证券投资类产品376款,环比增加21款,占比上升2.06个百分点;股权投资类产品221款,环比减少56款,占比回落1.81个百分点;组合运用类产品80款,环比减少34款,占比回落1.26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与房地产行业规模下降相对应的是,资产证券化业务和行业主动管理信托规模均有所增长。
中国信登登记数据显示,9月份新增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1121.93亿元,较上月增长4.5%;其中新增资产支持票据业务规模556.72亿元,较上月增长48.82%,增长迅速。此外,9月行业新增主动管理类信托规模2447.3亿元,占当月新增规模比重54.46%,占比较近12个月均值提升4.82个百分点。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