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登陆港股后的首份季报出炉了。
8月26日,小鹏汽车正式对外发布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小鹏汽车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总收入37.61亿元,同比增长536.7%,环比增长27.5%,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35.84亿元,同比增长562.4%,环比增长27.5%。
此外,小鹏汽车毛利率也呈现上升趋势,二季度毛利率达11.9%,环比增长0.7个百分点,其中汽车毛利率为11%,环比增长0.9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在不计入港股IPO融资的前提下,小鹏汽车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存款、短期投资及长期存款人民币328亿元。
可以看出,在销售收入与毛利率都有不错表现的背景下,小鹏汽车依然手握充足的“粮草”,这也为小鹏汽车此后长远的发展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促成小鹏汽车营收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小鹏汽车在今年二季度延续了近一年以来的强势交付表现。财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交付量再创单季新高,达到17398辆,同比增长439%。截至今年6月底,小鹏汽车上半年累计交付量达到30738辆,超过2020年全年的交付量。
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看来,小鹏汽车正在通过产品的快速迭代扩大可达市场规模。“我们在二季度开始销售和交付磷酸铁锂版的G3和P7,其交付量已经超过各自车型交付量的20%,这也扩大了现有车型的价格区间和目标客户群。”何小鹏说。
除现有的小鹏P7与小鹏G3车型外,今年9月,小鹏汽车旗下第二款轿车小鹏P5将正式迎来上市,目前该车型已经开启预售,将于今年第四季度进行交付。同时,全新SUV小鹏G3i也将正式开启交付。两款新车的加入,将进一步提升小鹏在主流市场价格区间的竞争力。
小鹏P5使用了激光雷达以增强感知系统的硬件冗余和对各种异常环节的感知能力,其可以帮助用户在城市场景实现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据了解,小鹏P5的市场需求强烈度明显比小鹏P7高。同时,另一款新车小鹏G3i的市场反应也明显超出了小鹏汽车的初始期望。
“生产制造方面,我们已经于8月在肇庆工厂开始了每天两班的生产安排。随着产能的释放,四季度,我们的单月交付量会不断提高,并期望突破1.5万辆的月度峰值。”何小鹏说。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于8月18日启动了肇庆工厂的二期扩建项目,预计明年上半年内设计产能能够从现在的10万辆每年提高到超过20万辆每年。此外,其广州工厂的建设也进展顺利,预计明年1季度主体结构可以完工,3季度可以正式开始量产。届时,小鹏汽车的产能将有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小鹏汽车也在同步扩张销售服务网络布局来保障车辆的顺利交付。截至6月底,小鹏汽车全国销售网点达200家,覆盖72个城市。在这些销售网点中,直营店占110家。到今年年底,小鹏汽车计划将原计划300家销售店的目标提高到超过350家。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6月,中国纯电动车的渗透率已超10%。而在何小鹏看来,当前国内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拐点已经来临。在此背景下,小鹏汽车则加快在研发、基础设施、销售、品牌建设和营销等方面的投资速度。例如,小鹏汽车今年会将研发支出会提升至40亿元。
在研发团队建设方面,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小鹏汽车研发团队超过3000人,较今年年初增加约50%,而到今年年底,研发团队预计超过4500人。其中,小鹏汽车将会较大幅度地增加面对全球化的自动驾驶的软件、硬件、大数据和地图的研发人员。据了解,小鹏汽车预计今年年底整个自动驾驶的软件硬件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团队的总人数将超过1500人。
事实上,在智能化技术研发投入上,小鹏汽车已经走在前列,这印证了何小鹏将研发投入作为长线策略的思考。而实际上,研发投入对品牌的支撑效应已见成效,小鹏汽车已经在国内市场成长为一个科技属性浓厚的中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随着研发支出的提升,小鹏汽车也将向高端市场突破。
“我们(产品)在中国的主力价格区间也会从15万~30万元扩大到15万~40万元,从而使我们的智能电动汽车覆盖更广大的客户群。”何小鹏透露,从2023年开始,小鹏汽车计划每年至少推出2~3款新车型。
“我们已经通过P7证明存在接近30万价格区间的市场,在未来我们会突破30万到40万甚至到50万的价格区间。”何小鹏认为,15万~40万元的价格区间将是国内最大且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细分市场,且在这个细分市场,智能化对传统汽车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汽车从2023年开始发布的新车型都将同时支持国际市场,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服务。目前,小鹏汽车积极在包含挪威在内的欧洲市场布局。不断完善在当地的销售、交付和服务体系。在2020~2022三年内,小鹏汽车将完成海外市场(包括左舵市场和右舵市场)的基础布局。
站在当下看未来。不难看出,小鹏汽车今天所选择的产品和技术路径,以及对组织体系、全球化的投入,并不仅仅是追求在当前环境中的优势,而是有更长线的思维和更广阔的布局。而伴随着在各方面的不断投入,小鹏汽车此后的发展也更加令业内外期待。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