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山变绿、民变富,陕北多地退耕还林找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平衡点,种植、养殖结合让居民家庭年收入达1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7-27 21:40

    ◎延川境内已建成的淤地坝减少了入黄泥沙11632万方;1亩坝地可促进5~10亩坡耕地退耕,全县累计促进了24万亩坡耕地退耕还林;坝地水肥条件好,易于耕作,方便了群众生产出行,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起县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草畜业、林果业、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和劳务经济等,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2020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45元,较1997年的887元净增12158元,增长了近14倍。

    每经记者 李彪 陕西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陈旭

    青山环绕的一片山间平地,横亘着一条宽阔的大坝,大坝中间的泥路两旁长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大坝旁的田地里则种满了玉米。这里已经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聚宝地”。

    近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主办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1年宣传活动走进陕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延安市延川县马家湾淤地坝现场采访了解到,这里邻近的河流属黄河三级、清涧河二级支流,目前当地已淤成坝地面积830亩。1亩坝地可促进5~10亩坡耕地退耕,更加肥沃的坝地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延川县贾家坪镇党委书记马国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前老百姓在坡耕地主要种植小麦,由于坡地贫瘠、种植难度大,基本上只能维持温饱水平。而改种坝地之后,老百姓种植玉米每亩收益能达到3000元,玉米秸秆还能卖几百元,基本可以覆盖玉米种植的成本。另外,村民有更多精力会去养牛,一头牛的纯收入能达到1万元,一家能养几头牛,收入能到十几万元。

    马家湾淤地坝一旁的田地里种了大量玉米

    3万亩淤地促进退耕还林:居民从勉强温饱到年入10

    马家湾大型淤地坝位于延安市延川县贾家坪镇马家湾行政村,距县城25公里,该坝由坝体、放水涵卧管、溢洪道“三大件”组成,控制流域面积132.5平方公里,主沟道长23公里,坝高30.5米,坝顶长310米,宽6.5米,库容753万方,已淤积650万方,淤成坝地面积830亩。

    记者站在淤地坝上看到,淤地坝横跨在一片开阔的坝地上,坝地上种着密密麻麻的玉米,坝的两端是连绵的群山,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和坝地上绿色的农作物连成一片。

    站在淤地坝上,望着长势正旺的玉米,马国勇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在建设淤地坝之前,这里都是河槽,当时周边村民只能在山上种植小麦等农作物,由于山上土地贫瘠,种植难度比较大,收成并不好,基本上只能做到自给自足,有些家庭如果劳动力不足,甚至连解决温饱都成问题。

    “现在村民在坝地上耕种,收成比以前好了很多。”马国勇算了一笔账:整个贾家坪镇有4000亩左右的坝地,在坝地上种植一亩玉米的收入能达到3000元左右,同时,一亩玉米地的秸秆作为有机饲料也能卖到500元左右,这部分收入基本能抵消种植的成本。也就是说,一亩玉米的纯收入能达到3000元左右。

    马国勇告诉记者,贾家坪镇在村的人口数量有4000人左右,人均能有1亩坝地,由于一些村民进城居住或就业,一些坝地也进行了流转,一般一个家庭拥有的坝地能达到5~10亩,按照每亩3000元的收入来算,一年也能达到几万元。

    与此同时,很多村民也在积极养牛,一头牛的纯利润在1万元左右,现在一个家庭养牛的数量都在10头以上,这部分的收入更为可观。种植和养殖两部分加在一起,一户家庭一年收入基本能达到十万元以上。

    “种玉米和养牛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玉米和玉米秸秆都可以作为牛的饲料,牛排的粪便又可以作为耕地肥料。”马国勇说。

    这并不是贾家坪镇的个案,近年来,整个延川县建成淤地坝1825座,控制流域面积1297平方公里,总库容15702万方,其中烂泥库容12575万方,已淤积库容11632万方,可淤地3.24万亩,已淤积利用2.9万亩。

    据介绍,实践证明,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有效措施,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中,延川境内已建成的淤地坝减少了入黄泥沙11632万方;1亩坝地可促进5~10亩坡耕地退耕,全县累计促进了24万亩坡耕地退耕还林;坝地水肥条件好,易于耕作,方便了群众生产出行,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华环保世纪行2021年宣传活动走进马家湾大型淤地坝

    退耕还林旗帜县:20多年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近14

    吴起县是全国退耕还林实施县中封得早、退得快、面积大、群众得到实惠多的县份,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的一个典型。截至2020年底,吴起县共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计划面积202.46万亩。

    持续推进退耕还林让吴起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近20年以来,当地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8.4%提高到目前的20.3%,林草覆盖度由19.2%提高到目前的72.9%。土壤年侵蚀由1997年的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目前的0.5万吨,年降雨量已由1997年的478.3mm增至582mm5级以上大风已由1997年之前的年均19次降为5次,干旱、暴雨、冰雹、霜冻、山洪、滑塌等自然灾害和扬沙天气明显减少,生态自然修复的能力显著增强,多年罕见的飞禽走兽重新显现,良好的生态链正在形成。

    据悉,吴起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农牧过渡地带,长期以来由于人口、牲口、灶口的刚性需求,农民为了繁衍生息,广种薄收,年年倒山种地,漫山放牧,农村经济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牧越荒、越荒越牧”的恶性循环怪圈,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

    1997年底,吴起县人口达到11.8万,农作物种植面积185万亩,牲畜饲养量49.8万头(条、只),人垦畜踏,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不堪重负,到了崩溃边缘,全县林草覆盖率仅为19.2%,水土流失面积3693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97.4%,土壤侵蚀达到每平方公里1.53万吨,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春种一面坡、秋收一袋粮成为当时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1998年,吴起县正式作出封山禁牧、大力发展舍饲养羊的决定,确立了以“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为基本内涵的逆向发展道路。

    20多年的退耕还林工作,不仅让吴起县的山川大地变绿,更让当地的产业结构变优、县域经济实力变强、农民群众变富。

    通过多年来实施退耕还林,当地三次产业结构由1997年的60:34:6调整为目前的4.9:71.9:23.2,培育形成了以山地苹果、特色杂粮、设施瓜菜、畜禽养殖为主的四大富民产业,这也成为了当地群众稳定的致富产业。

    此外,吴起县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草畜业、林果业、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和劳务经济等,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2020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45元,较1997年的887元净增12158元,增长了近14倍。

    “山变绿、民变富是我们发展退耕还林的初心,只有不断探索和做强林业产业才能真正实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目标,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吴起县在总结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时特别强调。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刚刚,辽宁通报新增2例本土确诊,沈阳和大连各1例

    下一篇

    韩朝恢复通信联络 半岛局势出现转圜希望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