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从5500亿到4.9万亿,科创板开市两周年,为A股带来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7-22 11:38

    每经记者 朱万平  文多  魏官红  梁枭  汤辉    每经实习记者 范芊芊    朱万平    每经编辑 文多 陈俊杰 宋思艰    

    6591106635908346880.jpeg

    两年前的2019年7月22日, 伴随开市锣声响起,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开始交易,科创板随之开市。

    两年时间,科创板从无到有,自25家首发企业已发展壮大到超310家公司(数据均截至7月15日,下同)。相应的,板块市值也从开市当日的5500亿元,扩大到了4.9万亿元。

    随着时间增加的不止是公司数量,它的科创属性也愈发成熟。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就将科创板的成绩总结为“提高了A股的包容性和市场化程度”:它让非营利、VIE架构、同股不同权、分拆的企业也可以上市,还打破了此前IPO发行市盈率23倍的红线,“可谓成绩显著”。

    在科创板开市两周年的今天,让我们对板块进一步剖析,了解硬科创属性的投资价值、板块的运行情况。

     

    3140298979747605504.png

    硬科技底色一:信息技术板块公司成第一梯队

    3140298979747605504.png

    “总体而言,科创板树立起了‘硬科技’形象。尽管有少数公司被质疑科创属性不足,但不少标杆还是不错的,市场也发挥了价值发现作用。”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科创板在生物医药、半导体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方面,已形成了一些集聚效应。

    科创板公司的行业分布,是体现板块硬核科创属性的第一点。

    科创板支持和鼓励 “硬科技” 公司上市,重点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已经上市的310家科创板企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板块的企业“独领风骚”,达到108家,占比35%,其次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占比达到17%。

    708435887217674240.png

    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现在处于信息技术革命,计算机技术相关的技术突破可能比较多,因此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板块的企业数量会多一些。

    新一代信息技术板块的企业不仅数量遥遥领先,二级市场表现也可谓进了“火箭班”。截至7月15日收盘,在科创板总市值TOP10的企业中,有6家企业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据半壁江山。

    在7家千亿级市值的科创板公司中,中芯国际的总市值超4000亿元,大幅领先其他公司,而金山办公(688111,SH)也在奋力向两千亿元市值大关迈进。另外,中微公司作为科创板开始首日上市公司,挺进千亿级市值公司,不得不说是优等生中的战斗机。

    3759033335196963840.jpeg

     

    3140298979747605504.png

    硬科技底色二:研发投入之王也是净利润之王

    3140298979747605504.png

    体现科创板硬核科创属性的第二点,是财报中的公司数据。

    最为直观的数据,自然是研发投入。2020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与营收之比的中位数为9%,研发人员占公司人员总数比重平均为28.6%,平均拥有发明专利104项,均高于其他板块。

    科创板中2020年研发支出超10亿元的共有7家企业,中芯国际以近50亿元的研发支出独占鳌头。

    7453451416457556992.png

    已上市的科创板企业中,研发人员占比最高的10家公司均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产业,有7家企业的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超过 80%。研发支出占比最高的10家公司也均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产业,且生物产业公司占据了9个席位。可以看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公司在科创投入方面领先市场。

    中芯国际也是2020年科创板公司归母净利润之王。整体来看,实现10亿元以上的公司有10家。除了中芯国际所代表的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同比增长最为喜人,其次为新能源板块。不过,受新冠肺炎疫情、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也有部分公司出现业绩下滑和亏损,生物产业在2021年的后疫情时代能否持续实现业绩高增长,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3484678809358650368.jpeg

    不过,在营业收入方面,中芯国际并未进入三甲。在310家公司中,有6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有88家企业2020年营收超10亿元,占比近三成。247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营收增速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大多为生物产业。

    4134812256919766016.jpeg

     

    3140298979747605504.png

    硬科技底色三:发挥“试验田”作用 支持硬核科创属性

    3140298979747605504.png

    来自顶层设计的上市标准设计,既体现了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也体现了板块对硬核科创属性的支持。

    “科创板设置了更宽容的上市标准,目前已有20多家未盈利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对特殊公司或重要公司也有特别支持,VIE架构和红筹企业也有成功登陆科创板。”一位投行人士表示,“这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

    310家公司当初在面对科创板的五款上市标准时,选用上市标准一的公司最多,达到270家。

    在特殊标准中,使用特殊表决权上市标准成功登陆的仅优德刻-W(688158,SH)一家,使用红筹股上市标准IPO通关的则有中芯国际(688981,SH)、华润微(688396,SH)、九号公司-WD(689009,SH)3家。

    5093896840135772160.jpeg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按上市标准五发行上市的共有8家公司——即对公司不仅不要求利润、现金流,甚至不要求营收。这8家公司,均来自于研发开支大、前期收入低,之前都选择在境外上市的生物产业。

    2721116952340859904.jpeg

    7月19日,杨德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科创板主要是支持新经济企业上市,而新经济企业的特点就是现在还没有盈利,主要是看未来。因此对于科创板上市公司,重点关注的是未来及代表未来成长性的指标,而不是现在业绩如何。生物产业属于经济转型受益的行业,更多的是前期投入比较大,未来最可能放出利润。

    两年来,这些上市时未盈利公司的股价表现如何?

    大多在上市后稳步上涨,其中7家涨幅更是超过100%(截至7月19日)。

    6875532169274320896.png

     

    3140298979747605504.png

    硬科技底色四:超六成科创板董事长是硕博学历

    3140298979747605504.png

    作为科创板公司舵手的309位董事长,整体学历水平也在两市各板块中独树一帜。

    5734480378014801920.png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在科创板全部上市公司中,有78位博士学历的董事长,占比超过25%,是两市整体水平的两倍。如果再放宽一点,把统计指标放到硕士以上,则科创板已有199位硕士、博士学历的董事长,占比惊人地逼近了65%,说科创板董事长“人均硕士”已然不是问题。

    另外,大量非博士学历的董事长,也有“总工程师”、“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头衔。从这一点来看,科创板的含金量无疑是有保障的。

    在高学历人才掌舵的同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体制和机制也更加灵活。目前,科创板大幅放宽了股权激励的实施条件,目前已有超过110家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约占科创板公司约40%,这也有效调动了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若将学历结合年龄层来看,不难发现,正处当打之年的、40~59岁的科创板董事长中,硕博比例均超过65%。这个年龄段也是科创板董事长的主流人群,占到了总人数的81%。而30~39岁的董事长只有10位,90后董事长只有亚辉龙(688575,SH)的胡鹍辉1人。

    8384418423314529280.png

    与90后最年轻的董事长胡鹍辉相对的,祥生医疗(688358,SH)董事长莫善珏是所有董事长中最为年长的,已过八旬。1940年出生的他,颇为传奇——北大毕业的他,是在接近退休年龄的56岁时,才与另7位技术人员离开原国营单位,创立了祥生。

    在了解了科创板的科创属性这一第一特点后,还能通过更多数据,对当前板块的趋势有进一步的理解。

     

    3140298979747605504.png

    特色数据一:市场化博弈充分 首日大涨与破发互现

    3140298979747605504.png

    经过两年的运行,科创板企业IPO定价也更趋成熟和有效,这凸显了科创板的高度市场化特点。

    在开市之初,科创板股票较为稀缺,市场更加偏向于“卖方市场”,拟IPO公司和承销商的话语权相对更大,掌握定价权,而随着科创板快速扩容,市场标的越来越多,在流动性变化的背景下,风向变了,市场更偏向于“买方市场”。

    这表现在一级询价市场上,买卖双方博弈激烈,不少卖方价格被压低。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两市共243家IPO公司,其平均首发市盈率(摊薄,下同)为29.19倍。但在科创板,今年以来首发市盈率在20倍及以下的公司比比皆是。

    分季度来看,今年二季度的平均发行市盈率又要明显低于一季度。比如今年6月上市的铁建重工(688425,SH)首发市盈率只有11倍。

    虽然在发行价上博弈激烈,但在二级市场绝大多数科创板公司上市后均大幅上涨。其中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00%的就有205只个股,占比超过65%。今年6月23日上市的纳微科技( 688690,SH),首日收盘价较发行价上涨约13倍,这打破了科创板新股首日涨幅纪录,成为两年来的最牛新股。

    5540016807376429056.jpeg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科创板新股在上市首日大涨,也与“买方市场”下发行价被压低有关。而发行价的压低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新股上市首日股价暴涨。例如,龙腾光电(688055,SH)的发行价就仅为1.22元/股,上市首日便暴涨超过7倍。

    除上市首日大涨外,也有上百家公司在上市首日后继续大涨。以美迪西(688202,SH)为例,在上市首日其大涨71%,以71元/股收盘,此后又继续上涨了超过5倍。目前美迪西股价超过470元/股。而类似的安恒信息(688023,SH)、明微电子(688699,SH)等也继续上涨了逾3倍。

    3293382875091850240.png

    注:发行价的单位同样是“元/股”

    不过,激烈市场博弈下,也让许久以来的“新股不败”神话终于走下神坛。到目前为止,科创板破发的股票有20多只。比如开普云(688228,SH),其首发价格为59.26元/股,而以后复权价格计算,截至7月19日,开普云的收盘价为37.3元/股,较发行价跌幅超过37%。

    “破发的出现,说明市场机制在起作用。我们应该借助这个趋势,让市场自己能够解决问题,让新股破发常态化,这样从新股发行环节,市场就能起到调节作用,而不仅仅是监管的调节。把监管的调节,让位给市场的调节,这个市场就成熟了。”联储证券投行业务负责人尹中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3140298979747605504.png

    特色数据二:今年IPO家数同比增六成

    3140298979747605504.png

    科创板正式开市两年来,在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工作方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理念,稳步推动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从目前的情况看,改革整体效果较好,科创板IPO保持了常态化的运行。

    2019年和2020年,分别有70家和145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分别募资824亿元和2226亿元。

    3007217521179924480.png

    截至7月19日,今年以来有96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相比去年同期的59家增长超过60%。这96家公司募资约755亿元,若剔除出去年同期中芯国际IPO募资532亿元的特殊情况,今年以来科创板募资金额也有两位数的增长。

    4200586440214709248.jpeg

    从历年募资总额来看,目前,中芯国际同样一家独大,首发募集资金达到532.3亿元,是位列第二的中国通号募资额5倍有余。可以说,中芯国际是科创板当之无愧的“学霸”。在首发募集资金TOP10中,也有6家公司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公司则有两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各一家。

     

    3140298979747605504.png

    特色数据三:科创板公司从哪来?

    3140298979747605504.png

    从科创板企业地域分布上看,科创板公司的分布与国内科创生产力的地区分布较吻合。已经上市的310家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共有59家企业名列其中。其次是广东省,同样有超50家公司上市,上海、北京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均在40家以上,也跻身科创板企业地域分布TOP5。

    换一个维度看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来源,则可以分为:原新三板挂牌公司,回A股上市公司,A股联营公司或分拆公司。

    5700390869067268096.jpeg

     

    3140298979747605504.png

    特色数据四:309位董事长平均薪酬略高于A股“人均”

    3140298979747605504.png

    2020年年薪859.62万元的澜起科技(688008,SH)董事长杨崇和,之前一直是科创板董事长的年薪“天花板”。

    但随着6月30日威高骨科(688161,SH)的上市,身处半导体这个火热赛道的杨崇和,输给了身处医疗器械行业的弓剑波,而且差距明显。

    虽然2020年时威高骨科还没上市,但若依时间为基准来统一横向判断,2020年时弓剑波1196万元的年薪,肯定冠绝科创板,放眼两市,高过他的人也是两只手可数完。

    在两位高年薪董事长的背后,澜起科技、威高骨科的2020年营收均为18.24亿元。不过,两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差距明显,澜起科技为11.04亿元,位列所有科创板公司第十位,而威高骨科为5.58亿元。

    在澜起科技之上,去年科创板净利润前三甲的公司分别是中芯国际(688981,SH)、中国通号(688009,SH)、传音控股(688036,SH)。而它们的董事长周子学、周志亮和竺兆江的薪酬也都不低,分别是693.3万元、63.77万元、495.0万元。

    此外,君实生物-U(688180,SH)、康希诺-U(688185,SH)2020年依然尚未盈利,但并没有阻碍董事长熊俊、宇学峰分别获取757.48万元和665.36万元的高薪酬。若将中芯国际周子学、传音控股竺兆江、澜起科技杨崇和、君实生物熊俊、康希诺宇学峰的薪酬相加,已占到了科创板董事长全部薪酬——3.8亿元的9%。

    7191642710139371520.png

    纵观科创板309位董事长,2020年平均薪资为123万元,那这要是放在整个A股是个什么水平?截至2021年5月1日,已披露了董事长薪酬的3580家A股上市公司中,董事长的平均薪酬为103.46万元——低于科创板董事长平均薪酬。

    除了上述几位高薪董事长,在科创板还有22位董事长2020年向上市公司分文不取。另外,华特气体(688268,SH)石平湘、力合微(688589,SH)贺臻两位董事长,则仅从上市公司直接获取了3.96万元、1.64万元的低薪。

     

    3140298979747605504.png

    特色数据五: 汇聚30家芯片公司 “科创芯链”渐成规模 

    3140298979747605504.png

    2019年7月,首批25家科创板挂牌上市企业中,5家芯片公司勇当先锋。此后,中芯国际、华润微、中微公司等一批芯片产业细分方向龙头公司相继上市,“科创芯链”渐成规模。

    今年6月,上交所副总经理刘绍统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演讲时称,集成电路科创板上市公司已形成了较为完整、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科创板已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集聚地。

    5131074082422429696.jpeg

     

    3140298979747605504.png

    数据看未来:超2300亿解禁高峰来临 好在力度不大

    3140298979747605504.png

    目前,科创板普遍较首发价格浮盈丰厚。其中纳微科技、美迪西等浮盈都在10倍以上,20多家公司浮盈在5倍以上,而IPO前入股的资本成本较发行价更低,浮盈更丰厚。而在科创板两周年之际,也将迎来2021年的解禁潮。

    614596847266321408.png

    今年7月,解禁市值占2021年科创板解禁总市值近四分之一,仅次于2020年同期3527.37亿元的规模,成为科创板开市以来第二大解禁高峰。

    在今年7月将解禁的2300亿元市值中,中芯国际解禁超过410亿元、奇安信解禁396多亿元,而寒武纪、君实生物、孚能科技分别解禁超过240亿元、230亿元和210亿元。解禁高峰来袭背景下,市场难免担忧赚得盆满钵满的初期投资者会落袋为安、集中减持,从而对指数形成压力。

    “解禁不是很重要,因为解禁不代表减持。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科创板解禁后的减持比例大概就3%左右。”广发证券资深策略分析师曹柳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整体来看,产业资本的减持还是比较平稳,没有出现解禁后减持潮的情况。

    而根据7月14日浙商证券发布的研报,今年以来,产业资本减持规模整体上随解禁规模的变动而波动。其中今年2月中旬为减持高峰期,减持规模约在150亿元左右,之后下滑至数十亿元。不过,从今年5月开始,减持规模有所扩大,但尚未超过年初的高峰的水平。

    早在去年7月第一波解禁高峰来临时,为缓解可能存在的市场冲击,上交所便出台了减持新规,有了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和配售方式减持的实施细则,这种非公开减持,不仅方式更灵活,也减少了对二级市场的冲击。

    除了下半年的解禁,在展望科创板前景时,有分析人士指出,科创板运行两年,尚未经过一轮牛熊周期的检验,未来科创板如何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硬科技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752215849850488832.png

    记者手记丨科创板可在助力国家产业升级上发挥更大作用

    每经记者 朱万平

    2019年7月至今的两年间,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其发展成绩有目共睹。整体来看,改革整体效果较好,符合甚至超出预期。诸如中芯国际等一大批“硬科技”企业成功上市,科创板的市场化程度和活跃度,也高于主板的水平。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来自不易的,也是经过不断探索得来的。多位投行人士告诉记者,回头来看,某集团科创板上市被叫停,堪称科创板两年间发展的转折点。在那之后,科创板更加强调“硬科技”定位,也更加强调压实中介机构责任。

    如今,在应用科技领域,诸如打车软件、外卖软件、电商等,中国已足够先进甚至领跑世界,但中国的基础研究还不够厚,原始创新尚不够多。现在已到了加强基础研究的关键时刻。但金融资源是有限的,如何更好地配置金融资源,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紧迫、更重要的科技领域,助力国家产业升级,在这方面,科创板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记者:朱万平 文多 魏官红 梁枭 汤辉 实习记者 范芊芊

    编辑:文多 陈俊杰 宋思艰

    视觉:刘青彦 刘阳

    视频编辑:朱星运

    排版:文多 马原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7月22日指数早盘走势分化,资源类周期股全线暴涨

    下一篇

    明泰铝业:公司目前自有资金可以满足义瑞新材料的资金需求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