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全国碳交易首日碳价涨幅6.73% 专家:碳价和减排成本长远将呈上行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7-17 15:09

    ◎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展示了武汉大学EEMD-BP-ELM碳价格预测模型。模型显示,2030年碳达峰前碳价上涨相对较为平缓,价格高的时候大概100多元/吨;但自从2030年碳达峰以后,碳价格则呈现快速上涨趋势,每吨甚至达到两三千元。

    每经记者 陈晴    每经编辑 汤辉    

    千呼万唤中,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那么,继首日上涨6.73%后,未来碳价走势如何,以及我们应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在全国碳交易启动仪式湖北分会场,同日举办了以“赋能碳市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的首届碳市场论坛。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高校的多位人士齐聚一堂,共议全国碳市场的未来发展。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长远来看,碳价将呈现上涨趋势,特别是2030年碳达峰之后,可能将快速上涨。

    碳价长远来看将呈现上行趋势

    7月16日全国碳交易启动首日,碳价以48元/吨开盘,至收盘时上涨6.73%。那么,未来的全国碳市场碳价走势如何?

    “它(碳价)甚至比股票价格还难以预测。”首届碳市场论坛上,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进行了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分析,碳价格的波动呈现出非线性、非平稳性和多频性的特征,要观察碳价格的波动特征,才能够准确预测碳价格。

    齐绍洲在演讲中展示了武汉大学EEMD-BP-ELM碳价格预测模型。根据模型显示,2030年碳达峰前碳价上涨相对较为平缓,价格高的时候大概100多元/吨;但自从2030年碳达峰以后,碳价格则呈现快速上涨趋势,每吨甚至达到两三千元。

    齐绍洲同时也表示,虽然数据上看碳价可能达到每吨两三千元,但如果碳价格太高,企业可能选择别的方式来应对这一问题,进而可能影响上述数据。

    昨日论坛上,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周剑也提供了一组数据测算。根据测算,时间越往后推移,我国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越高,尤其是从2050年到2060年相关数据上升非常迅速,甚至达到300多美元/吨。“越晚行动,我们所付出的碳减排成本会越高。”

    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周剑演讲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晴 摄

    碳价的走势受多种因素影响。7月14日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曾经表示,微观和近期来看,碳价主要还是由配额供需情况决定。从宏观和长远看,碳价由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总体状况和趋势决定。

    根据中国碳论坛及ICF国际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预测,全国碳市场的平均价格预期会从2020年的49元/吨上升至2025年的71元/吨,并在2030年增至93元/吨。

    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是能源转型

    在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总目标。那么,未来我们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碳中和的本质是基于能源转型的产业转型。”齐绍洲表示,碳达峰及碳中和路径对社会经济影响很大,需要政策、市场和技术三力驱动,催生能源技术革命。“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是能源转型,核心是技术突破,瓶颈是绿色溢价。”

    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演讲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晴 摄

    首届碳市场论坛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也进行了主旨演讲。他提出,通过市场机制将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要素引导至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具体来来说可以为碳排放控制立法,强化碳交易监管,加大非法违规处罚力度;同时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碳交易市场,推动交易市场化;另外还需要夯实数据基础,推动配额预算管理。

    全国碳市场相关的法规建设正在持续推进。在7月16日上午举行的全国碳市场启动仪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发言表示,为推动碳交易,我国加强了制度体系建设,印发实施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陆续发布了企业具体排放报告,核查技术规范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规则,全国开展的基本框架制度体系已搭建形成。同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已列入国务院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

    对于建立完善的碳市场制度体系,张昕还提出了五个方面建议,坚持全国碳市场是减排工具的基本定位;积极探索多种碳价机制组合的政策工具;促进公平转型有效防止碳交易竞争扭曲;有效防止金融风险,建康有序发展碳金融;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碳交易是我们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政策工具,在市场机制下可以有多种定价机制,而通过多种机制的组合,可以释放更有效更合理的碳价信号,进而推动碳减排和社会经济的绿色转型。”张昕表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碳市场启动后的投资机会:实现碳中和资金缺口大 产业转型需更多金融产品

    下一篇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我国乳业将进入黄金增长期,去年人均乳品消费达历史最高水平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