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成渝新经济”的新赛道与新机遇。
每经记者 谢陶 每经编辑 刘艳美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谢陶 摄
今年,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新经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各细分商业领域和重要赛道纷纷出现新动态、新变革。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加速融合升级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激发新活力,捕捉新机遇?
7月8日,“2021复苏中的开拓者第二届成渝新经济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金融、科技、大消费、智能制造、互联网、大健康与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的新经济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齐聚成都,围绕新业态、新消费、资本市场三大维度,探索“成渝新经济”的新赛道与新机遇。
成渝新经济论坛发起人马晓晨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复苏的加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被赋予了新的重任。新经济意味着突破,意味着颠覆,意味着开拓。我们希望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新经济场景营造过程中,进一步推动经济圈的合作,持续释放活力。同时,发挥成渝两地高速增长的优势,吸引境内外更多的优质企业和资本与成渝两地形成链接,建立融合关系。”
在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CiNE)首席研究员朱克力看来,“新经济”正在开启中国经济下一个十年创新发展的新周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在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为成渝双城地区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成都近年来多次发布城市机会清单和城市场景清单,加大以创新激励为主的场景供给。
朱克力指出,与传统产业政策以“给优惠”为主的施策原则不同,创新场景供给是以“给机会”为主,从国内外市场链接产业组织供给端和需求端,构建和完善产业生态为产业发展释放机会。本质上,以创新激励为主的场景供给,是基于市场导向将城市发展需求明确为可感知、可视化、可参与的机会,形成城市发展的新竞争点与内生动力。
在谈到未来成渝地区发展新经济有哪些重要的新赛道时,朱克力表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高新科技、新兴消费等将会是重点发展领域。与此同时,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绿色数科”将成为今后不可忽视的新赛道之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继第二届成渝新经济论坛后,今年10月,主办方还将在深圳举办大湾区新经济论坛,探索新经济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路径,进一步释放新经济发展的“湾区机遇”。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