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增加生态碳汇是城市减碳的最佳策略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5-28 23:15

    在近期于成都举行的2021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指出,由于中国城市城市包括农村和原液,有利于因地制宜布局可再生能源和碳汇基地。从这个角度上看,城市提升碳汇有据可循。

    每经记者 杨弃非    每经编辑 杨欢

    在今年1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确定为今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会议指出,在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的同时,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作为减碳的主战场,城市愈加充当起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角色。根据4月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森林城市大会,已有194个城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城市森林碳汇加速扩张。而去年一份民间推出的“碳汇城市指标体系”,更将“碳汇城市”作为衡量城市减碳的具体指标。

    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是,对于城市来说,“碳汇”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近期于成都举行的2021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指出,由于中国城市城市包括农村和原液,有利于因地制宜布局可再生能源和碳汇基地。从这个角度上看,城市提升碳汇有据可循。

    然而,在城市减碳的“全景图”中,碳汇或许并非最重要的部分。如仇保兴分析,若按照减碳方式划分,提升碳汇的减排量只占城市减排量的30%,与此相比,建筑生产和运输的碳排放占50%。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由此产生:从策略上看,城市要如何高效完成减碳任务?

    重新衡量城市的减碳思路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数据显示,中国70%以上的碳排放来自城市。而据仇保兴介绍,城市是温室气体排放的绝对主角,占75%左右的比例。因此,城市既是能源资源消耗的主体,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以城市为主体。

    随着全球各国减碳步伐加速,一套基于城市减碳的框架亦不断成型。

    在核算的角度上,一项较为通行的核算体系是2012年由世界资源研究所、C40城市气候领袖群(C40)和国际地方环境行动理事会共同发布的“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GPC)。2013年,在包括广州在内的全球35个城市试点后,GPC在2014年的COP20大会期间对外正式发布,深圳、武汉等中国城市也在2016年加入试点城市的行列。

    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发布的消息,GPC的目的在于统一各城市迥异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便于城市和地方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整合。

    但在仇保兴看来,GPC仍存在不少不甚合理之处,比如,固体源能源内容较为杂乱、供给侧和消费侧没有得到很好的区分、企业责任与市民行为减碳未分离。特别是在建筑行业减碳上,改善这些问题十分重要。

    一个原因是,建筑行业的碳排放对城市减碳影响极大。根据《2019年全球建筑和建造业状况报告》显示,在能源使用上,建筑行业在全行业占比达到35%,而在能源排放上,该比值上升至38%。据仇保兴推测,若加上建筑建造、运输、运行等,在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来看,该比值将到达50%左右。

    这也意味着,建筑行业将是城市在制定减碳策略时需要格外关注的领域。

    基于此,在“30·60”双碳目标下,仇保兴提出了城市减碳模式的一种更新方案。在他看来,应将城市减碳领分为碳汇和农村农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和市政、制造业5个方面,并制定分门别类的减碳措施。比如,对于制造业减碳,可根据碳市场的城市程度、根据碳循环来主动运作;而对于建筑、交通、市政等领域,要综合考量城市规划、建筑实际与人的需求。

    他提到了一种综合施策的思路。比如,若仅针对保护森林单独考虑,比如采取植树、推广有机农业等做法,实现的减碳量可能只占3%左右;但如果与建筑结合,以公园城市来减碳,减碳量将大幅增加。

    推行绿色建筑的有效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也将目光投向绿色建筑领域。以此次举行的2021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为例,参展单位200余家、行业专家520余人共同前来,“碳中和”高涨的热度也点燃了行业发展的新火种。

    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绿色建筑如何推动城市更加高效的减碳?

    在仇保兴看来,与普通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不仅能节能、节材、节水之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有较强的气候适应性。根据他提供的一组数据,2019年全国644亿平方米建筑的22亿吨排碳总量中,城镇住宅、公共建筑和农村住宅分别贡献了其中的4.6亿吨、6.5亿吨和5.2亿吨,而仅北方供暖一项就排放了5.5亿吨CO2。

    据仇保兴介绍,通过利用绿色建筑的气候适应性,可以在条件适合的区域利用浅层地热作为储能的载体,可以有效减少为供暖而产生的碳排放。

    进一步发展,“正能建筑”将成为一种新的行业方向。这意味着,通过建筑顶面、墙面的合理布置,建筑能够获得最大体量的太阳能,而包括屋顶的风能、电梯下降势能和城市有机物发电等,将在各个小区形成“微电网”,让建筑实现“产能”。在仇保兴的预测中,到2030年,全国电动车总量将能将总电能1/5储存起来,在用电峰值期也可以成为一种“电源”。

    基于这样的认知,仇保兴列举了一个建筑“负面清单”。其中,建筑低密度发展、南方地区推行按建筑平方米计价的“集中供热”、滥用“四联供”供能系统、南方城市使用玻璃幕墙,以及超高层建筑、中央空调、农村消灭土坯房等,均被认为是高耗能的建筑方式。

    他特别提到了眼下的“城市矿山”现象。在工业革命至今的300多年间,全球已经把80%的矿山资源通过建筑的形式从地下搬到地面。在他看来,需要用一种循环利用的观念,提升建筑材料的可拆卸性或者防锈性,钢铁的减碳量将增加40~50%。

    更重要的一点是,建筑减碳与碳汇也能进一步结合。在他看来,今后的建筑可以采取一种“鱼菜共生”的方式形成“综合碳汇”,在阳台上进行简单的园艺甚至农务,将有多重好处:比如,建筑绿化率提升150%,空调耗能节省30%、吸收70%的雨水并实现中水回用、厨余用于种菜肥料、食品实现短距离运输。

    “推行立体园林建筑,不只是靠树木固定碳,而是要采取综合减碳效应,这样一来,将比树木碳汇减碳效应大几十倍。”仇保兴说道。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6个人工智能产业项目落户成都高新区 总投资32.5亿

    下一篇

    城市24小时 | 在武汉都市圈“复制”G60?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