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重点领域支出占比达52.1%、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连续5年每年新增200亿……我国确保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4-29 21:09

    ◎近年来,各级财政在保经费、护民生、稳运转、补短板、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既契合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基本定位,又充分体现出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陈星    

    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首次突破4万亿元,占GDP比例为4.04%,连续8年保持在4%以上;2016年~2019年,年均增长8.2%。

    2016至2020年,连续五年每年新增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亿元,2020年达到1461亿元,发挥了精准扶贫资金主渠道作用。

    ……

    近年来,各级财政在保经费、护民生、稳运转、补短板、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既契合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基本定位,又充分体现出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我国的财税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深化改革有哪些重点?

    重点领域支出占比达52.1%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稳步增长、财政实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17万亿元、18万亿元、19万亿元,这是2017年到2019年我国财政收入跨过的一个个新高度。“十三五”时期我国财政收入累计约88.6万亿元。

    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从2016年到2018年分别突破13万亿、14万亿、15万亿元,年均增长6%。税收占比较“十二五”末期提升一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财政收入的质量不断提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表示,“十三五”时期,在大规模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下,我国财政收入仍保持稳定增长,一方面彰显了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向前,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另一方面,反映出减税降费更好地助力企业发展,逐步释放出“放水养鱼”的效应。

    近年来我国财政主要投入到哪些重点民生领域?

    “十三五”以来,我国在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确保了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

    在保障脱贫攻坚方面,2016年至202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5305亿元,连续5年每年新增200亿元。

    2016~2019年,我国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上花的钱,从9.6万亿元增加到了12.4万亿元,占当年总支出的比重从51.1%提高到52.1%。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十三五”时期,中央财政生态环保相关支出累计安排18743亿元,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支持建立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全国财政卫生健康支出从13159亿元增长到17545亿元,年均增长7.5%。

    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我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无论是“火神山”“雷神山”专用医院建设,还是患者治疗费用,都离不开财政支持。记者注意到,截至2020年5月31日,全国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624亿元。

    数据来源:wind

    地方政府债券对于稳增长有重要意义

    自新预算法颁布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持续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保持快速发展。

    财政部门采取“开前门”和“堵后门”并举的措施管理地方债。

    “开前门”指的是合理安排地方新增的债务规模。所谓“堵后门”,就是要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健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的查处和问责力度。

    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存量规模已经达到25.49万亿元,在债券市场中占比达到22%,是我国债券市场第一大债券品种。

    近日,中国国债协会会长、财政部金融司原司长孙晓霞充分肯定了地方债正式发行以来,在支持积极财政政策、提供合法融资渠道、服务地方实体经济、促进金融市场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新《预算法》实施以后,地方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债券的发行增速持续保持高位,复合年均增长率达50.4%。

    她表示,这些地方债的发行一方面有效保障了地方政府筹集建设基金,特别是重点领域融资的需求,促进了地方经济实现稳步增长、结构调整和补短板;另一方面,用低利率、低风险、高信用的银边债券置换地方政府债务,不仅大幅降低了融资成本,节约了利息支出,而且有效化解了潜在金融风险,促进了债券市场结构优化和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健全。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债券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地方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在稳经济、稳增长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加快推进其他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改革的难点。

    财政部部长、党组书记刘昆在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第十八讲上表示,一般来讲,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收入划分,也就是以税收为主体的政府收入在政府之间如何安排;二是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也就是事该由哪级政府干,钱该由哪级政府出;三是转移支付制度,事和钱都分清楚之后,政府间的财力盈缺如何调节,如果地方收入不能满足干事的需求,如何通过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得到弥补。

    一直以来,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存在不清晰、不合理、不规范等问题,比如,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尽合理,一些本应由中央直接负责的事务交给地方承担,一些宜由地方负责的事务,中央承担过多,地方没有担负起相应的支出责任;不少中央和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交叉重叠,共同承担的事项较多等。

    2016年,《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了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按照时间表,2016年选取国防、国家安全、外交、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率先启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同时,部署推进省以下相关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2017~2018年争取在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2019~2020年基本完成主要领域改革,形成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清晰框架。及时总结改革成果,梳理需要上升为法律法规的内容,适时制修订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研究起草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推动形成保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

    2018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此后,教育、医疗卫生等分领域改革也相继展开,初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框架。

    目前教育、科技、文化、公共卫生、应急救援等8个领域完成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表示,应在认真总结已经完成的医疗等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经验基础上,加快推进其他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对一些有争议的部门职责“求大同、存小异”,缩减改革时间成本。此外,理顺省直管市同时管县的财政体制。根据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按照“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原则,加快理顺地方财政体制。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50亿!泸州老窖一季度营收增4成 张坤、刘彦春两大明星基金经理加仓

    下一篇

    三四线楼市再调查| 牡丹江:二手房跌幅居全国之首 第一季度价格回到2007年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