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气候变化已构成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重大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4-18 22:42

    ● 气候变化具有长期性且不断加剧,是导致经济金融体系发生结构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构成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重大挑战。

    ● 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正在聚类,需要在金融管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制定中更加充分考虑气候相关因素,同时积极加强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易启江    

    随着我国提出“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热点议题持续升温。在国际共识中,环境与气候相关因素日益上升为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

    4月15日至16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央行绿色金融网络(NGFS)、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和能源基金会,在北京共同主办了首期金融体系环境与气候风险分析(ERA)研习会。

    在4月15日的主旨演讲环节,作为国内及国际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军人物,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阐述了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的背景,并提出在碳中和目标下,金融机构一方面应高度关注气候转型风险,另一方面也应及早识别由此带来的巨大投资机遇。

    马骏建议监管机构可以从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加强气候信息披露、改进气候风险分析工具以及增强激励机制等不同维度,推动金融部门更好地应对气候转型风险;金融机构则应从公司治理、战略目标、政策、流程、自身运营及持有资产碳排放核算与信息披露等多个维度,提升应对气候转型风险的能力。

    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银行业保险业将环境与气候风险纳入决策的必要性和路径。叶燕斐表示,我国的碳中和目标是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言出必行,因此金融机构在气候风险管理方面若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了规避未来因气候相关风险导致重大损失,金融机构应紧盯国家气候政策,并研判其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路径的深远影响;尽早开展资产的碳排放核算,大力开展气候转型风险分析与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雷曜副所长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央行政策框架的争论和国际实践。雷曜指出,气候变化具有长期性且不断加剧,是导致经济金融体系发生结构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构成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重大挑战。

    雷曜从中央银行政策需要出发,提出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与中央银行政策框架密切关联的五个方面问题:

    一是物理风险通过抵押品渠道在保险、投资以及信贷等领域的传染与自我强化机制;

    二是经济转型能力和政策透明度等因素将直接影响金融体系管理转型风险的能力;

    三是要关注气候风险对金融体系流动性的冲击;

    四是实体经济供需两侧发生的深刻变化,将对价格形成机制产生重大影响并制约中央银行价格目标的实现;

    五是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正在聚类,需要在金融管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制定中更加充分考虑气候相关因素,同时积极加强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殷红副院长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工商银行在环境与气候风险分析领域的实践与经验。殷红建议,为更好地提升我国金融业的环境与气候风险分析与管理能力,需要建立ESG信息披露制度并逐步实现强制性披露,监管部门加强对金融机构环境与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指引和要求,同时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展环境与气候风险分析与管理,包括重点选择高碳行业进行气候风险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对绿色和棕色企业和项目实施差异化的投融资政策。

    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环境与气候风险分析负责人孙天印博士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气候变化对经济系统与金融体系的影响,及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国际国内最新进展。孙天印领导的团队自主研发了气候转型风险与物理风险分析模型,这些模型在分析气候相关因素对我国高碳行业贷款和沿海地区房贷违约率影响方面已有应用案例,他呼吁研究机构和金融业界针对转型金融、生物多样性与金融稳定相关性等绿色金融领域新兴议题,做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德业股份:4月20日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码605117

    下一篇

    周小川博鳌谈比特币:“要提醒,要小心”!数字人民币进展如何?央行副行长回应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