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业界热议粮食安全:口粮绝对安全,大豆玉米自给率下降,提升育种技术、种业创新是解决之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3-20 23:36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现场,业界专家围绕种业与粮食安全问题展开深刻讨论。有专家表示,我国的口粮能够保证绝对安全,尤其是稻谷、小麦完全能够自给,但大豆和玉米进口可能会不断增多,这类作物以后增产要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如生物育种等方面的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旭    

    民以食为天,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提出的粮食生产预期目标。

    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安全现状到底怎样?如何有效提升粮食安全水平?种业创新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几何?

    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现场,业界专家围绕种业与粮食安全问题展开深刻讨论。

    我国粮食安全有保障也有隐忧

    世界粮食到底安不安全?

    农业科技企业先正达集团中国总裁覃衡德表示,2020年7月联合国发布报告并提出预警,全球将近7亿人口还面临着饥饿的挑战。

    覃衡德坦言,中国通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农业科技的进步,粮食产能逐年提高,粮食自给特别是口粮安全非常有保障。

    但他认为中国也存在一定的隐忧。“特别是随着中国老百姓消费结构的变化,高质量蛋白消费越来越高。所以,用作饲料的玉米现在还是出现了短缺,而且差距还在扩大;另外中国对大豆豆粕的需求量也在持续上升,2020年大豆进口量首次达到1亿吨。”他说。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季焜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预测,到“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远的2035年,我国水稻、小麦基本自给率能达到近百分之百,但玉米的自给率可能会显著下降。 

    “去年玉米进口已经超过1000万吨,预测在2025年可能要达到4000万吨左右;大豆的自给率也会下降,棉花、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等还会下降,但其他产品自给率还是非常高的。”

    谈及粮食安全,黄季焜总结说,我们的口粮能够保证绝对安全,尤其是稻谷、小麦完全能够自给,但品质仍需要不断提高。“我们在粮食和饲料两方面主要是大豆和玉米进口会不断增多,畜产品进口也会不断增多,如果要减少进口量,我们必须要提升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黄季焜解释说,玉米以及大豆以后增产要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依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装备技术,比如生物育种方面的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 

    提升育种技术推动种业创新

    黄季焜表示,要提高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种业创新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种业要创新,必须深化种业的科技体制改革,理清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特别是种业的创新主体。

    “我觉得应该真正建立起产学研相辅相成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政府做应用基础研究,企业做应用与产业化研究,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这对减少玉米进口,提高玉米产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黄季焜说。

    覃衡德也提到,我国要提升粮食安全,在种业方面要高度重视育种技术。当前我国优质种子资源相对匮乏,在这个领域必须要迎头赶上,缩小差距,尤其是要解决“卡脖子”的技术和种子资源问题。

    “此外,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一定要加强,特别是要跟国际规则接轨,这样才能够推动行业内的企业更多地去投入研发,从而带动中国原创技术的提升。”覃衡德说。

    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认为,要改变我国种业科技行业的落后现状,要把数字产业和生物技术结合在一起,比如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设立种子资源库,通过现代化的育种技术,把各种各样的野生品种全基因分析出来,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把各种基因的优点集合在一起,比如抗虫、抗旱等结合在一起,育种的速度就会加快。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基民盈亏大曝光!追逐坤坤、嵩嵩、兰兰的你们还好吗?

    下一篇

    区域经贸合作如何开启新篇章?专家:应进一步拥抱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措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