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字率指标的安排,既不需要非常时期3.6%以上的水平,又要释放积极的信号,同时为防范经济下行风险预留政策空间。这一赤字率能够保证我国财政扩张是在安全线之内,带有财政可持续的考虑。
◎要注重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降费与完善税制相结合,惠企利民与增强财政可持续能力相结合。巩固和完善“一竿子插到底”的资金直达机制成效。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陈旭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向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今年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李克强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考虑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经济逐步恢复,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
如何看待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如何理解赤字率的下调?对此,《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进行了专访。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NBD: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今年赤字率比去年有所下调,专项债发行较去年批准安排新增的3.75万亿元额度减少1000亿元,您如何看待今年的债务规模?
张连起:2021年的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积极,但侧重于提质增效、更可持续,这是在疫情影响还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适应扩大内需、满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
2020年,我国的赤字率安排到3.6%以上,这是阶段性的,今年调整安排为3.2%左右,也是适应和服务“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需要。
财政政策的积极仍然是总体方向和框架,其代表性的特征是赤字率应保持一定水平。今年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赤字率指标的安排,既不需要非常时期3.6%以上的水平,又要释放积极的信号,同时为防范经济下行风险预留政策空间。这一赤字率能够保证我国财政扩张是在安全线之内,带有财政可持续的考虑。
NBD:如何理解从“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张连起:“提质增效”意味着,主要从优化结构和加强管理发力,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
比如,继续坚持助企利民资金“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建立实施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及时、精准、直接、有效上下大功夫,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能。
同时,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在预算编制、执行中厉行勤俭节约,推进政府机关过紧日子。深入挖掘节支潜力,加大重点领域和刚性支出保障力度。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把更多宝贵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从“更可持续”角度来看,主要从支出规模和政策力度着眼,统筹发展和安全,为应对新的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合理确定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大力盘活存量资金,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助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税务人员向企业宣讲减税降费举措 图片来源:新华社
NBD:“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7.6万亿元,今年将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延长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等部分阶段性政策执行期限等,您认为减税降费等财政政策如何保持连续性?
张连起:2021年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搞“急转弯”,当前我国经济呈现稳定恢复增长态势,但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一些行业仍在消化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还不够牢固。
我国经济恢复元气和活力需要一个过程,财政收支的“紧平衡”状态也将持续较长时间。2021年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是为了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政策,要持续深化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制度性减税降费效应,继续执行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同时,要注重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降费与完善税制相结合,惠企利民与增强财政可持续能力相结合。巩固和完善“一竿子插到底”的资金直达机制成效,加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和补助力度。
NBD:财政政策要实现更可持续,要能够化解财政风险隐患,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对此,您认为应当做好哪些工作?
张连起:财政是发展和安全的基础和保障,要做到财政自身安全,关键是给地方政府债务念“紧箍咒”。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完善常态化监控机制,不给通过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带来可能的空间。硬化预算约束,全面加强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和预算评审。
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等必须审慎合规经营,严禁向地方政府违规提供融资或配合地方政府变相举债。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
与此同时,要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坚决防止风险累积形成系统性风险。加强督查审计问责,严格落实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