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城市进化论团队的城市建言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1-30 22:04

    城市提供的服务颗粒要越来越细。

    每经记者 江然    每经编辑 刘艳美

    编者按:从一名记者的角度看“两会”,或许可以说是作为媒体人,一年一度的职责和惯例;从一位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的角度看“两会”,则是他们在其位、谋其政的使命和担当;如果这位观察者,既是记者又是人大代表,双重身份双重视角,又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两会”?

    适逢四川“两会”时间,2021年1月30日,在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成都代表团分组会议上,四川省人大代表、全国主流财经媒体《每日经济新闻》高级记者、城市进化论团队负责人江然,以新闻媒体的视角对城市品质生活提升提出建议。

    1月30日,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在成都开幕。黄强代省长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专门提到要“加快建设文化更繁荣、生活更富裕、服务更优质、环境更优美的宜居家园”,切实回应了普通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在不久前,成都专门就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公开征求意见。去年末,我和城市进化论团队有幸参与了相关文件起草,这个工程覆盖了从居民收入到营商环境等市民和企业最关心的十大领域,作为“十四五”开局的一号文件,它意义重大,是回答如何从“有没有”顺利实现为“好不好”的成都答案。

    之前五年,我们在“造城”上下了很多功夫。就在文件起草时,成都地铁突破了500 公里运营数,这令人骄傲,我们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城市功能“有没有”的问题。但在 500 这个数字背后,还存在一些被忽略的细节,比如接驳换乘效率不够高、轨道交通分担率还没上去、通勤体验也还有改进空间。“十四五”是个分水岭,下一个五年,需要我们在“营城”上下更多力气,实实在在地打通这些微基建,解决“好不好”。

    在参与过程中,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城市的战略重点在发生变化。过去,我们重视宏观发展,重视地理空间上的规划,很多思维还是从政府角度出发,导致提供的政府服务和市民需求间出现了错位,大众对于一些领域的焦虑感很强。比如很多年轻人压力很大,因为孩子读书一年要花掉 15 万;“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很辛苦,风雨无阻跑出城市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我们也经常看到关于他们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新闻。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理念则更多从宏观转向于微观,提供的服务颗粒越来越细。归根到底是抓住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我们团队长期关注城市竞争力,深刻理解城市的核心是人。我们给公众号取名“城市进化论”,因为我们相信城市因人而生,也为人进化。从这个层面来讲,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既是市民的需求,也是未来城市竞争的主战场。 

    成都能不能成为未来的一线城市?媒体关注热度多年不减,如果成都在“十四五”期间抓住机遇,塑造一流的生活品质,以此吸引一流的人才,形成一流的产业,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自明。

    作为成都年轻人,我们对十大工程充满了期待,文件中提到的收入提高、房价合理、交通便捷、创业友好......都是年轻人向往的生活,我也希望成都能把优秀的年轻人都留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实现共建共治共享,解决“好不好”,就要回归到城市发展规划中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从承认、参与、分配等环节着手去解决。这对于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以上思考,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制度设计上,要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的针对性,确保需求和供给的匹配高效、准确、畅通无阻,避免无效政策。

    二是能力建设上,政府部门要适应新阶段新要求,主动适配新理念,下深水寻找普通市民的急难愁盼,避免路径依赖。 

    三是工作落实上,要重视倾听专业领域的声音和接受第三方的监督,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更广泛地吸纳不同主体的不同意见。以“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然有我”的孺子牛精神,推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将改革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每经22点|张文宏:若疫苗不得到普遍接种,全球疫情难有改善;安徽宁国:3份通过网购流入的奶枣核酸阳性

    下一篇

    一图了解|全国现有11个高风险地区,60个中风险地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