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披露,西安浐灞生态区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211亿元,增速12.2%。考虑到疫情因素影响,尚有如此不俗的数据表现,其服务业发展模式,究竟有何独到之处?
草蛇灰线,伏行千里。
梳理该区“后世园”时代的产业思路,崛起伏笔,似乎早已埋下。
近年来,在优渥的生态基底引领下,会展、文旅、金融、数字、商贸等领域的许多重大项目,频频落地浐灞。这些项目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能力非常强,逐渐支撑起了浐灞的现代服务业梯队结构。
而随着产业要素的持续集聚、配置和优化,这些绿色产业门类之间,又相互赋能,彼此融合,从而使得边际效益、规模效益进一步扩大。
走过生态焕新的浐灞,站在高质量发展征程的新起点,继续为西安乃至中西部城市,贡献着自己的方案……
很多老西安人记忆里,还保留着浐灞“前世”的画面。
作为城东一隅,那里曾经污水横流、沙坑遍地,生态系统近乎崩溃。
2004年,浐灞生态区管委会成立,一段全域治水、碧水兴城的艰难创业史,由此开启。
接下来的十多年间,浐灞力推“截污、围湖、修堤、增绿、碧水、美景”。“两河四岸”河道改造、绿廊建设之外,西安世博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等六大生态公园,2000公顷园林以及1200多公顷水面,最终描绘出一幅烟波浩渺、白鹭翩跹的如画风景。
浐灞也因此晋升为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生态区。
包括成为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浐灞开始进入国际视野,人气、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
迈入“后世园”时代,该区生态红利进一步释放。
基于西安山水之城的名片地位,及业已奠定的会展基础,浐灞被赋予更多担当。西安国际会议中心、西安国际会展中心、西安奥体中心等相继布局于此,且高位起步。如国际会议中心,具备承办APEC、G20等国际顶级会议活动的条件。
同样布局于此的,还有一大批文化旅游项目。
譬如,对绿水青山“情有独钟”的华夏文旅;无独有偶,宋城演艺“慕名而来”。前者的《驼铃传奇》与后者的《西安千古情》,组成演艺“双子星”,如今已成为西安文旅爆款。
囊括群众艺术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交易中心等复合功能的“长安书院”,亦选址浐灞。该项目集文化性、开放性、公益性、寓教性于一体,占地约129亩,与“十四运”主场馆奥体中心隔河相望。
再如,以腾讯双创小镇、亚马逊AWS为代表的数字科创项目,以欧亚大道星级酒店群、浐灞奥莱商圈等为代表的商务商业项目,亦纷纷在浐灞落地开花……
长安塔影
西安国际会议中心、西安国际会展中心、砂之船奥特莱斯、华夏文旅、宋城演艺等,这些生态引领而来的重大项目,带动能力非常强,又进一步促进会展、文旅、金融、数字、商贸等产业链上下游机构聚集和延伸。
同时,深刻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逻辑。
以会展为例,截至2020年年底,西安国际会展中心7条配套道路全部建成,滨河两岸高端酒店集群基本成型,丝路会展城初具雏形;区内累计注册102家会展企业,“会展+”经济带动效应逐步显现。
文旅产业亦加速崛起,去年浐灞净增规上文化企业4家,西安千古情项目投入运营,与华夏文旅形成聚合发展态势。
还有着力打造的数字经济先导区和智慧产业新高地,入孵企业280家,年增小巨人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获批陕西省首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
现代金融方面,西安金融商务区累计签约入区各类金融机构及商务配套项目200多家;灞柳基金小镇募资超2000亿元,项目涵盖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总部、后台、金融要素市场等方面。
此外,以腾讯双创小镇、欧亚大道星级酒店群、浐灞奥莱商圈、东二环商业带等为代表,浐灞商业商务已初具规模。其中,砂之船奥特莱斯累计营业额突破28亿元,位居奥莱行业西北首位。
跨境贸易也在茁壮成长,“通丝路”跨境人民币结算平台目前入驻企业500余家,跨境人民币结算额突破1390万元;“一带一路”贸易之家联合各国驻华使馆和商协会,集中展示来自欧洲、非洲、南美洲和亚洲地区34个国家5000多种商品……
西安国际会展中心
这些向绿而生的产业门类,相互赋能、彼此融合的特征非常显著。
如基于丝路会展城功能,浐灞去年累计举办世界文化旅游大会等各类文旅活动1000余场,全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约17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5亿元。
客流,是会展对文旅最直接的赋能。
尤其“会奖旅游”,具体指利用举行各种会议和展览活动等机会所开展的特殊旅游活动,以及企业为激励成绩优秀的员工、经销商或代理商而专门组织的旅游活动。其以规模大、时间长、档次高和利润丰厚等突出优势,被认为是高端旅游市场中含金量极高的部分。
《驼铃传奇》秀
浐灞文旅产业的成长性之所以被市场看好,除自身要素丰富之外,一定程度上,也是得益于产业特性与“会奖旅游”的完美契合。
其实不难发现,规模庞大的会务会展市场,以及快速崛起的文旅产业,又与数字科创、现代金融、商务服务、商贸流通、酒店餐饮、文娱配套等业态,相互赋能,相互成就,为彼此进一步带来发展机遇。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是非常开放的。
举例来说,依托大生态、大旅游、大数据优势,浐灞推动医疗健康服务、体育休闲产业发展,实现医疗服务、健康养老、体育健身、健康管理与教育等功能板块深度协同,亦大有可为。
再如,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长安书院已选址落户浐灞,围绕其文化底蕴和功能,与快速成长的旅游市场结合,又将为创意产业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走过生态焕新的浐灞生态区,眼下依旧保持向绿而生的定力,随着产业大融合的深入,赋能效应、边际效应和规模效应的进一步释放,在支撑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引领西安市产业转型发展中,其角色地位也将越来越关键。
浐灞,继续“风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