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都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成都市商务局从特色商业街区建设、跨境电商发展等多个方面保证工作推进。
每日经济新闻 张强 综合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自成都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成都市商务局从多个方面保证工作推进——“成都云逛街•一起欢乐购”系列主题活动,在防疫抗疫期间受到市民欢迎;成都市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工作会举行,进一步明确了161条特色商业街区打造目标任务;成都市商务局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成都市关于持续创新供给促进新消费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促进新消费创新供给;元旦前夕,成都新春欢乐购如约而至,时尚启幕……
随着年末来临,消费市场进入旺季,每年非常受市民欢迎的新春欢乐购近日拉开大幕。据介绍,成都市为了更好满足成都消费者岁末年初消费多样化和消费升级需求,今年新春欢乐购期间还特别策划了“日本丰物节”活动;成都国际商品嗨购节青白江分会场、亚蓉欧国家(商品)馆开馆仪式等国际范儿的消费活动也将接踵而至。新春欢乐购期间,成都消费者在家门口就可以轻松实现畅买全球。
据介绍,成都新春欢乐购自2003年创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18届,是成都知名的品牌商贸节庆活动。以“新愿都成•成都有礼”为主题的2021(19届)成都新春欢乐购明日即将启动,横跨元旦和春节,覆盖成都23个区(市)县,超过200家企业参与,掀起成都岁末年初消费高潮。
作为消费一个重要场景,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是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据悉,成都制定《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指引》,首创“8+4”建设工具包,明确高品质商业街区建设的8大共性要求和4大差异化选择配置清单,引导街区品质化、特色化发展。编制了特色商业街区打造投资商、服务商、入驻品牌(企业)三张清单,分别向区(市)县推荐投资商24家、服务商32家、入驻品牌78个。今年9月召开的全市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工作会上,进一步明确了161条特色商业街区打造目标任务,下达作战图和任务书,为生活街区转型升级打造奠定了基础。
“在特色商业街区建设过程中,特别以促进消费升级为重点,优化示范街区游购体验。”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入挖掘街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街区文商旅体融合为重点,以新零售、新业态、新模式为突破,提高场景消费触发力,促进特色商业街区创新发展。通过引入全时书店、地景打卡、光影演绎、茶咖酒肆等文商旅体融合业态,营造特色商业街区生活消费场景。
疫情促使全球消费从线下转到线上,跨境电商呈高速发展态势,跨境电商打通传统贸易多个环节,极大便利贸易流程。未来跨境电商在刺激消费需求、拉动外贸增长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2020年1月至11月,成都市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379.31亿元(进口74.37亿元,出口304.94亿元),同比增长104%。
跨境电商供应链基于其交易环节复杂、参与对象多元等特征,难以提供适用凭证,目前所出台的金融产品,主要是银行面向大中型外贸企业提供仓单质押、库存融资等产品,面向中小用户群的金融产品少,且大部分成本较高。
当前,跨境电商迎来多重利好机遇,如何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保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让跨境电商成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一招?近日,“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创新案例分享沙龙”在成都全球跨境电商服务资源中心成功举办。成都市商务局、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成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三十余家跨境电商供应链企业、供应链金融企业、商业保理企业、银行机构等参与交流。
活动中,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境电商供应链链条逐步完善,既离不开国家对于跨境电商政策的逐步开放和行业监管的规范引导,也要多个参与主体共同发力,促进供应链金融创新。成都作为西部跨境电商商品进出口集散中心,要因势利导,利用好各类交易信息,把商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四流合一,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以多种形式的金融产品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促进跨境电商企业稳定发展。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