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关于喀什、上海和满洲里疫情,张文宏深夜发文!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1-26 23:56

    每经编辑 张喜威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微博26日晚间发文,讨论了喀什、上海和满洲里疫情及抗疫情况。

    图片来源:张文宏微博截图

    全文如下:

    今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在京举行了新型冠状病毒环境传播与风险防范研讨会。

    几件事情可以看出当前新常态抗疫下取得的成果:

    首先是昨天夜里从上海抵达北京,入住宾馆时,因为上海仍有本土病例,略有担心会不会入住受阻。非常高兴地看到,目前以北京为代表的全国各地,都认绿码入住,只要不是来自风险区域(上海仅浦东的一个住宅区属于中低风险区域)均可入住宾馆。新常态下,各地均有本土病例发生可能,参照精准防疫原则,只要健康码是绿色的均可入住,这已经逐渐成为新常态下保证全国互通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的社会共识。

    在新型冠状病毒环境传播与风险防范研讨会上,中国疾控吴尊友教授分享了在喀什疫情源头的科学数据,我介绍了上海“科学、精准”防控的新常态防疫策略。值得一提的是,喀什与上海的本土病例根据溯源追踪,均出现经冷链外普通物流输入境外病毒的案例,特别是上海第一起本土病例,经上海疾控福尔摩斯弟兄们的深入追查,发现集装箱是传播病毒的源头。

    在会议上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毕新慧教授介绍了病毒在物体表面和空间残留后存活的时间。与会的专家对于进一步如何控制经物流的海外输入性疫情纷纷提供了科学证据和防控策略。冬季来临病毒脱离人体后在物体表面存留的时间显著延长。低温,哪怕是4摄氏度都可以让病毒较长时间存活。但是光照下,气温升高,则灭活的时间显著缩短。

    一般情况下,物流落地后在强光干燥的仓库内,病毒被灭活的时间较快,但如果在阴冷环境,特别是刚落地的湿冷集装箱内,病毒的活力可以长时间保持,此时不加防护的接触则感染风险较大。针对这些风险,将来无论是喀什还是上海,还是满洲里,均应该除冷链外加强对冬季非冷链物流的消毒杀菌和强光通风环境中的处置后再予以转运,则可以显著降低风险

    上海目前还对一线接触进口货物处理的员工提供了免费自愿疫苗紧急接种,并加强了接触境外输入货物时的防护,这为避免一线工人感染,也为进一步降低和杜绝经物流输入疫情的风险。

    当前包括上海精准防控经验在内的全国各地防疫经验正越来越成熟,将来新常态下的防疫将会为社会经济生活释放更大的自由度。

    既保证抗疫的成功,又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有序开展,将是我们国家下阶段的工作重点。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每经24点丨60余位中国公民在埃及出差或中转新冠检测阳性,中使馆紧急提醒;研究:日本菊头蝠身上发现类似新冠病毒,相似度80%

    下一篇

    60余位中国公民在埃及出差或中转新冠检测阳性!中国大使馆发布紧急提醒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