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樊杰:形成8~12个经济区适应未来人才流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0-11-02 16:38

    樊杰表示,根据初步研究,未来在国家尺度上能够形成8~12个经济区组织形态,以此适应人才流动以及科技创新推动下的城市化过程和国土空间规划优化过程。

    每经记者 江然  余蕊均    每经编辑 杨欢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迈向“十四五”,如何更好地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问题,备受各方关注。

    作为国家发改委“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研制”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樊杰认为,中国现在虽然只有60%的城镇化率,但从国土空间的国家尺度上看,城镇化的基本格局相对稳定。而未来城镇化格局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在空间上的选择,特别是人才的区位选择。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0年会”上,樊杰分析了城市化新趋势下不同尺度空间的应对之策。他表示,根据初步研究,未来在国家尺度上能够形成8~12个经济区组织形态,以此适应人才流动以及科技创新推动下的城市化过程和国土空间规划优化过程。

    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还表示,若能有效“开源节流”,解决未来城镇化的空间供给就不是大问题,“当然也具有挑战”。

    人才流向影响城镇化格局

    从全球多数国家的经验看,城镇化的空间组织是作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实现国土空间有序开发,以及营造美丽国土的一个重要政策抓手。

    “在过去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中科院围绕主体功能区的研究确定了21个所谓城镇化地区,现在看来一直有力引导、支撑了后来的新型城镇化,特别是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形态在空间上的合理的适应过程。”樊杰表示,主体功能区把握了城市化演变规律,做出了相应的空间匹配对策,因而具有很好的生命力。

    面向“十四五”,从国土空间的国家尺度上看,虽然现在只有60%的城镇化率,城镇化的基本格局是相对稳定的。而未来城镇化格局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在空间上选择,特别是人才流动的区位指向。

    “人才越来越对城镇化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要认知人才的区位指向将会是一个什么样。”樊杰表示,除了“安全性”和“社会稳定”这一空间流动的基本底线,人才今后将更多倾向于选择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优势区位。而这些区位不仅具有创新的活力、能力、文化,同时还有满足人才需求的服务配套体系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了适应这样的人才集聚需求,从国家尺度来看,未来一个主要方面应该是以国家创新中心或区域创新高地,作为未来经济区相应组织的内核,围绕这个内核,通过城市群和都市圈,作为区域创新高地和国家创新中心的主体,同时通过省际之间的一体化过程,形成8~12个经济区组织形态,来适应未来人才流动以及科技创新推动下的城市化过程和国土空间规划优化过程。

    与此同时,这也对国家级创新中心、区域创新高地提出了新的要求。樊杰解释说,这些区域就应该成为打造经济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创新源泉所在地、核心动力所在地,这就把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在区域层面上进行了整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国土空间的一个基本保障。

    “开源节流”解决人地矛盾

    应对城市化出现的新趋势,不只对国家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樊杰表示,在中观尺度上,如何使城市规划和城市总体结构能够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同时,把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有机地同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融合,共享生态环境,这是很关键的问题。

    从微观层面看,他特别提到城乡双向流动。“过去城镇化一直是单向的过程,但对于任何一个系统,只要有生命必须是双向的过程,必须是吐故纳新的一个过程。”樊杰认为,需要创造一个机制,为“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空间选择提供保障。

    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还提到,我们的居住用地看似很集约节约,“容积率都恨不得提得很高”,但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很多“人进城了,但老房子不拆”的现象,“居住在两个空间”,总体效果实际上并不节约。

    新城新区开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一方面是建设面积增加、居住面积增加,但同时,人口总量增幅很小,“为什么呢?是中心城区的人在郊区又买了一套房,在郊区化过程中又形成了两个居住空间。”他解释说。

    在樊杰看来,城市化进程中用地浪费是一个极其普遍且非常严重的现象。而这其中,最大的浪费还在于生产用地的浪费,特别是制造业生产用地。“如果算工业园区用地效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

    这就导致了现在的一个显性矛盾——土地供给似乎满足不了现在大规模的城市化,人地矛盾较为突出。樊杰认为,如果未来能集约节约用地,特别是提高产业用地产出效率,即使不增加土地,也能够满足城市化的空间需求。

    此外,从“开源”的角度讲,未来还可以在低密度的建设和高质量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复合空间,创意、创造、创新型的产业完全可以与生态有机融合。“只是现在我们的管理水平、生活习惯、基础设施配套能力还不够,一进入生态空间,很可能就破坏了。”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龙虎榜:华兰生物放量跌停 三机构席位卖出2.72亿元

    下一篇

    刚刚,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发布重要通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