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国家发改委:中央预算内投资将适当补助重大工程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9-27 22:05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每经编辑 陈旭    

    9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配套规划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文旅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据介绍,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组成,全长近3200公里,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征,沿线交通路网密集,产业体系完备,各类资源丰富。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张钟尹 摄

    发改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介绍,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文物局、水利部、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分别编制了4个专项规划,指导沿线8省市编制了8个地方专项规划,目前4个专项规划和8个地方实施规划已全部正式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四梁八柱”规划体系已经形成,这也意味着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

    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标志性工程

    欧晓理介绍,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文物局、水利部、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编制的4个专项规划分别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同时指导沿线8省市编制了8个地方专项规划。

    国家发改委还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编制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方案》,围绕“馆”“址”“园”“岸”“遗”“段”“品”“神”等八个方面谋划了一批重点项目,并区分国家级和省级,安排了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适当补助。

    “我们提出来大运河的建设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比如说,各地在谋划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时,都谋划了非常多的一些项目。他们都希望预算内投资给予支持。”欧晓理说,由于预算内投资总量有限,因此明确了一个原则,即重点支持标志性工程。

    中国大运河智库联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国波认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是中国经济社会发达、发展动力强的区域,然而部分地区处于所在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洼地。

    庄国波建议,应当通过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带动地区的整体复兴和城市活力的提升;以文化“高地”项目建设,填平经济发展“洼地”,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从“各美其美”走向“美美与共”。

    图片来源:新华社

    让大运河文化“活”起来

    大运河目前的旅游通航情况如何?

    水利部河湖司副司长刘冬顺介绍,目前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南段是通航的,除了江南运河浙江段外,其他都已经达到二级、三级航道的标准。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南运河、小运河由于水资源短缺,近期无法实现旅游通航。北运河部分河段具备优先实现旅游通航条件。

    他进一步解释,北运河旅游通航存在的突出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跨河沿河建筑碍航问题,使得目前现状的北运河只能满足分段旅游通航要求,不能满足全线旅游通航要求。

    二是北运河的水资源量及其季节性分布现状,难以满足北运河全线通航水量的需求,航运水源仍然呈现紧缺状态。

    如何才能克服这些难题呢?刘冬顺强调,按照生态安全、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段施策的基本原则,通过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和沿线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可以满足旅游通航水量需求。

    “通过合理确定旅游通航标准,开展航道、河道综合整治,改造碍航桥梁、闸坝,建设旅游通航基础设施等综合措施,逐步实现北运河全线旅游通航的目标。”刘冬顺说。

    文化和旅游部政法司司长张永新介绍,在有效保护各类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上,将推进文物、非物质文化活化利用,促进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结合沿线实际强调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发展沿区旅行、博物馆旅游等,鼓励开发文博创意产品,打造非遗主题精品线路,在沿线建设集传承、体验、旅游能功能于一体的非遗传承体验设施,推进大运河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乡村旅游、全域旅游相结合,让大运河文化活起来。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每经22点|成龙亿元豪宅司法拍卖被撤回,因“案外人异议”;约旦与欧盟签署7亿欧元软贷款协议

    下一篇

    35个服务业项目总投资462.4亿元 成都市9月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