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董天意 每经编辑 裴健如
9月16日凌晨,苹果召开一年一度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不同以往的是,由于苹果iPhone 12的缺席,本次发布会的焦点落在了两款全新iPad产品上,而这也意外带火了一家中国车企——比亚迪。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虹蕾 摄 (资料图)
据供应链消息称,比亚迪电子(00285.HK)已经成为新款iPad的代工方。有机构预测,2020年全年由比亚迪代工制造的iPad,出货量将有望突破500万台,仅此单项营收或达100亿元,2021年出货量则有望突破2000多万台,营收或超400亿元。
受此消息影响,比亚迪电子(00285.HK)股价于9月16日开盘后,涨幅一度高达7.92%,股价最高点时报43.55港元/股。
而其控股公司比亚迪(002594.SZ)也连日收涨。截至9月21日收盘,比亚迪(002594.SZ)股价报105.77元/股,自9月15日以来,股价涨幅逾10%,公司总市值一度逼近3000亿元大关。
多元化发展抵御风险
作为自主品牌头部车企,比亚迪因汽车业务被国内消费者所熟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新四化”方向快速转轨,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正迎来快速发展。据EV Sales数据显示,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车以22.95万辆的总销量,在全球新能源车企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特斯拉。
但令人意外的是,“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并非比亚迪主要营收来源。据比亚迪2019年年报显示,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务仅占总营收比例的49.53%,而诸如日用电子器件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等其他业务的营收占比则更为突出。
事实上,从“电池代工”起家的比亚迪,早在2003年便已成为了全球第三的手机电池制造商。如今的比亚迪已成为仅次于富士康的全球第二大代工厂,服务于三星、华为、小米等多家国内外手机厂商。而在成为苹果新款ipad代工方之前,比亚迪就已经进入苹果产品供应链,为其供应电池及相关产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还在移动终端结构件、金属及塑胶结构件、3D玻璃及陶瓷结构件等手机代工生产环节拥有众多技术专利。比亚迪电子CEO王念强曾公开表示,全球平均每10部手机中有2部应用了比亚迪电子的技术或配件。
此外,在2020年半年报中,比亚迪将口罩业务纳入汽车板块,该业务为比亚迪带来营收85.7亿元,占比亚迪汽车业务收入的28.17%,有效弥补了汽车销量遇冷导致的业绩缺口。
2020年比亚迪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16.62亿元,同比增长14.29%,超过2019年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
有分析认为,在疫情冲击、市场下行的大背景下,稳定的现金流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尤其对以重资产为主的汽车企业,比亚迪的多元化发展路线有效提升了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主营业务正加速分拆上市
在多元化发展旗下业务的同时,比亚迪也在谋求将主营业务分拆上市。
早在2007年,随着汽车业务的迅猛增长,比亚迪选择将电子业务分拆上市,借资产结构重新调整使公司价值能够实现最大化。比亚迪电子也由此走向市场化运作,成为比亚迪旗下营收支柱板块。
在尝到市场化独立运营的“甜头”后,随着旗下业务发展扩张,比亚迪正在加快主要业务的剥离,谋求分拆上市,以期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资本市场支持。
事实上,自2016年起,比亚迪就已经开始内部改革,推行市场化。“比亚迪旗下一些事业部的产品开始对外销售,提升了公司内部的活力和效率。”比亚迪方面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2020年6月,比亚迪旗下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多位战略投资者,累计增资约8亿元。加上首轮融资的19亿元,比亚迪半导体累计获得30余家投资机构共44个主体的投资,总融资金额约27亿元。目前,比亚迪半导体业务拆分上市步伐正逐步加快。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李星 摄 (资料图)
另一方面,自成立“弗迪”系公司并推出“刀片电池”后,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也在谋求市场化转型。但有分析认为,由于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此前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垂直供应体系,预计等动力电池对外销售占到一定的份额后,才可能启动分拆上市流程,而“刀片电池”的上市将加速这一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有消息称,戴姆勒(Daimler AG)的代表到访了比亚迪股份的弗迪刀片电池工厂,对Pack制造部模组生产线进行了审核,并对弗迪电池的技术水平、快速响应能力及自动化生产水平表示了认可。目前,这一消息尚未获得比亚迪与戴姆勒双方回应。
有分析认为,比亚迪中性化战略逐步推进,供应链潜在价值巨大,随着公司半导体、动力电池等重点业务分拆加速落地,将推动其价值重估。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