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陕鼓和标准,两家临潼老国企的新故事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9-16 17:46

    每经记者 任钢    每经编辑 师安鹏

    ​标准集团与陕鼓集团的合并,似乎早在2019年末就埋下了伏笔。

    那时,陕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宏安突然空降标准集团,兼任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一时引起多方猜测。

    其中,最主流的猜测当然是如秦川机床划入法士特集团这般重组,因为近两年陕西国企合并的动作着实频繁。

    果不其然,9月11日传来消息,标准集团无偿划转至陕鼓集团。

    图片来源〡每经记者 任钢 摄

    明面上,陕鼓集团将拥有两家A股上市公司,深层次,这也是西安国资交给陕鼓集团的一项重任——“将陕鼓模式的先进理念带到标准集团,促进标准集团高质量发展”。

    可为什么一定是陕鼓集团担此重任?陕西国资领域合并重组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更关键的,标准集团或者说标准股份能否迎来转机?

    一对临潼的老邻居

    1968年,陕鼓集团的老厂在陕西临潼的一个荒滩上建成。

    那时,为了让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大装备,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国家布局规划了一大批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三线企业。

    同一年,上海惠工缝纫机厂全迁陕西,也在临潼建起一座工厂,定名陕西缝纫机厂。

    从此,两家西安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做起了邻居。

    1981年,以陕西缝纫机厂为龙头,中国标准缝纫机(集团)公司成立,公司旗下有成员企业50多家,分布在全国20个省市。

    摊子不断铺大,公司冲出国门。1988年,西安标准缝纫机进出口公司成立,标准牌缝纫机开始大量销往东南亚、中东、西欧、北美市场。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但对于当时的陕鼓来说,却正在为“保吃饭”发愁。

    1998年建厂30周年〡陕鼓集团官网

    国外先进装备企业抢滩登陆中国,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继续走传统拼体力、拼设备的制造业老路,只能成为国际企业的廉价加工车间。

    陕鼓决策层意识到要摆脱同质化竞争,必须找到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2005年,陕鼓集团开始探索战略转型,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转变,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

    另一边,标准集团旗下标准股份(600302,SH)率先上市,标准集团相继托管西安台板厂、西安造纸厂、西安标准件总厂,以及国营第一钟表机械厂,还收购了西安恒泰机械厂,买下中国唱片总公司西安磁带厂,标准缝纫机也改成了标准工业。

    但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缝制机械行业的黄金时代结束,标准集团陷入困境。

    而陕鼓则先后弱化了常规加工制造、设备维修、铸造等29种非核心业务环节,并围绕市场需求,新增并强化了工程总包、工业服务等52种服务端、运营端核心业务,推动企业重心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2010年,陕鼓集团旗下陕鼓动力(601369,SH)上市。

    两家企业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路径。

    两家业绩悬殊的公司

    反映在两家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的业绩上,会有直观的体现。

    从标准股份上市最初的十年看,业绩稳中有升,2003年净利润首次破亿,2007年净利润一度达到1.31亿。

    但转变即刻发生,2008年金融危机之下,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此后便辉煌不再,2012-2019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8年为负。

    反观陕鼓动力,上市后业绩虽有起伏,但近几年走出了“微笑曲线”,2019年净利同比大增72.18%,收获6.03亿。

    反映在市值上,以9月15日收盘价计算,陕鼓动力总市值109.91亿元,而标准股份只有16.64亿。

    同样代表着西安机械制造的水平,同样有着超过50年的建厂史,同样是临潼走出的老国企,又同属西安工业投资集团,将两者联系起来似乎顺理成章。

    图表来源〡粉巷财经 制

    2019年8月,西安市国资委到标准股份调研,调研组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分别与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职工代表进行了交流。

    9月,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浩调研标准股份时提到,“‘标准’品牌历史悠久,要用好‘退城进园’的重要机遇,下决心‘走出去’,加快智能化改造和转型升级。”

    转眼12月,西安市国资委召开会议宣布,李宏安兼任标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西安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刘三民要求,“将陕鼓模式的先进理念带到标准集团,促进标准集团高质量发展。”

    李宏安的一句表态既道出了现状,也表达了信心,“标准集团的困难一定会成为过去,一定会迎来新的辉煌。”

    此前,陕西省国资方面一个大动作刚刚完成,法士特集团董事长严鉴铂兼任秦川机床董事长,之后,陕西省国资委又将持有的秦川机床约1.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94%)无偿划转至法士特集团。

    陕鼓和标准未来的走向,多方猜测可能也会合并。

    果然,今年9月11日,标准股份公告称,市国资委决定将西安工业投资集团持有的标准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至陕鼓集团。

    理由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移植陕鼓模式

    所有六七十年代建立的国企,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或多或少都遭遇过困难,只不过有些被打趴下了,有些则扛过来了。

    2005年,陕鼓开启从单一产品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之路。2016年,又开启了战略聚焦分布式能源的深化转型之路。

    李宏安将之概括为从“同心圆”模式到“1+7”模式:“陕鼓的发展就像一个同心圆,在持续转型中,圆心也由原来的设备制造转向了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圆心,并围绕这个圆心向外延伸产业,发展和强化设备、工程总包、服务、运营、供应链、智能化、金融等业务。”

    这种模式后来帮陕鼓实现了发展,走向了资本市场,还写进了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写到了赫尔曼•西蒙的《隐形冠军》里。

    粉巷财经(ID:nbdfxcj)曾联系陕鼓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只是股权变动,关于标准集团下一步的转型发展,序幕刚刚开启。”

    图片来源〡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

    其实,李宏安已经在标准集团履新半年多了,从他期间的几次讲话中,大概可以判断标准集团的发展思路。

    今年5月,陕西省政协相关领导调研标准集团时,李宏安汇报称,标准集团正在推进两个转变,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发展思路的转变,二是从出售单一的缝制设备供应商向环境与服饰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转变,为用户提供包括设备、工程、运营、服务、供应链、智能化、金融在内的七大核心业务,全方位满足用户需求。

    从表述来看,与陕鼓模式非常相似。

    7月的营销大会上,李宏安提到,标准集团转型的方向就是向服务转型,转型的市场空间巨大,前景广阔。“我们正在推动扭转持续亏损的车轮,使亏损走向结束,标准集团必将走向全面的胜利。”

    上述陕鼓工作人员介绍,上半年标准集团已经扭亏,结束了持续多年的亏损状态;截至7月底,标准集团已实现营业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15.25%,集团主营业务持续盈利。

    近两年陕西国资方面动作不断,陕旅重组陕体,延长重组陕西燃气,陕建吸收延长化建……标准和陕鼓虽属市国资委,但这次整合的动作与省国资的思路似乎一以贯之——竞争类企业战略性重组,聚焦主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升市场化水平。

    未来的效果,不妨拭目以待。

    本文为〡粉巷财经 nbdfxcj〡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加入社群请添加粉巷助手VX:Fyatto-007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减持!昭衍新药:股东顾晓磊、顾美芳共减持约113万股

    下一篇

    减持!大烨智能:北京华康累计减持366万股,减持比例已超过1%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