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温氏股份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养猪大赚,鸡鸭亏钱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8-20 16:10

    今年上半年,温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59.57亿元,主要由肉猪类养殖业务和肉鸡类养殖业务两部分构成。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温氏股份肉鸡类养殖营业成本达到114.94亿元,毛利率为-10.99%,同比减少25.35个百分点。

    每经记者|吴泽鹏    每经编辑|魏官红    

    8月19日晚间,温氏股份(300498,SZ)发布了2020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9.57亿元,同比增长18.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53亿元,同比增长200.33%。

    具体来看,温氏股份上半年肉猪类养殖业务收入为232.97亿元,同比增长26.3%;毛利率达38.39%,同比增长31.69个百分点。但肉鸡类养殖业务表现不佳,收入为103.56亿元,同比增长2.15%;毛利率为-10.99%,同比下滑了25.35个百分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温氏股份还计提了肉鸡和肉鸭跌价准备7.17亿元。不过,据温氏股份董秘梅锦方介绍,这是由于在半年度计提的时候,肉鸡销售价还低于成本价,“这个月(8月)开始,肉鸡售价都在成本价以上了,下半年会好一些。”

    近5个交易日,温氏股份股价累计上涨0.63%。8月20日,温氏股份报收于23.88元/股,跌幅1.57%。

    温氏股份养禽业务亏损

    今年上半年,温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59.57亿元,主要由肉猪类养殖业务和肉鸡类养殖业务两部分构成。其中,肉猪类养殖业务收入为232.97亿元,肉鸡类养殖业务收入为103.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3%、2.15%,此外,温氏股份的水禽、蛋品、乳业销售量同比均有增长。

    养猪业务方面,今年上半年,温氏股份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486.58万头。半年报中,温氏股份表示,受全国猪肉市场供给偏紧的影响,生猪价格较2019年同期大幅上涨,温氏股份毛猪销售均价达到33.98元/公斤,同比上涨152.88%,因此,公司肉猪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上升。

    养鸡业务的表现就不太理想了。今年上半年,温氏股份销售肉鸡4.79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不过,贡献近3成营收的肉鸡类业务,却未能提供对应的、强有力的利润支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温氏股份肉鸡类养殖营业成本达到114.94亿元,毛利率为-10.99%,同比减少了25.35个百分点。

    据梅锦方介绍,肉鸡行情低迷,与供给、需求均有关系,“去年底鸡价高,养殖户养殖较多,导致今年上半年供应比较大,加上疫情影响,消费端需求疲软,售价就比较低。”2020年半年报指出,公司毛鸡售价同比下降17.86%。

    实际上,相比之下,上半年鸭还不如鸡,前者售价同比下降31.63%。这导致温氏股份养禽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上半年出现较大亏损。

    记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国各地活禽市场关闭,活禽销售受阻;二季度国内疫情虽有所缓解,活禽市场相继开放,但受供求关系影响,活禽价格一直较为低迷,4月~6月,销售价格持续下降。

    养鸡同行均不如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整理发现,资本市场上的养鸡大户,今年上半年的效益均不如2019年上半年。

    湘佳股份(002982,SZ)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8亿元,同比增长27.62%。不过,其商品肉鸡销售均价同比下降8.95%;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5.22%;好在湘佳股份的冰鲜禽肉销售量同比上升32.04%,销售收入同比上升58.43%,达到7.36亿元,成为业绩担当。

    湘佳股份在公司2020年半年报中指出,报告期内,公司冰鲜禽肉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约74.47%,冰鲜营业收入占比大幅上升,主要系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活禽销售受阻,而冰鲜销售供不应求导致。

    此外,圣农发展(002299,SZ)实现鸡肉板块营业收入41.45亿元,2019年同期则为44.21亿元,小幅下跌6.25%,营收占比降低3.69个百分点。

    上半年养鸡业务不景气,温氏股份也有所准备,“报告期末,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谨慎性原则及有关规定,考虑到市场行情及实际业务情况,计提了肉鸡和肉鸭跌价准备7.17亿元。”

    今年下半年,市场或许有所好转。根据温氏股份销售简报,7月公司肉鸡(含毛鸡、鲜品和熟食)销售收入18.65亿元,其中,毛鸡销售均价10.91元/公斤,环比6月分别增加15.98%、16.44%;湘佳股份7月销售简报也披露,7月份活禽销售价格回升,比6月份上涨24.45%。

    梅锦方告诉记者,进入8月以来,肉鸡销售价格已经高于成本,“现在整个经济环境正在好转起来,疫情控制得也比较好,消费端需求正在不断增加,现在的售价都在成本价以上。”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下滑!国检集团:2020年半年度净利润约3811万元,同比下降57.36%

    下一篇

    8月20日恒生指数收盘下跌1.54%,南向资金当日净流入3.82亿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