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说几个遇到过“爷”的城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6-30 21:39

    企业家是“爷”,还是政府办事人员是“爷”,是对一座城市营商环境最通俗易懂的评价。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两天,“爷”这个词颇受关注。

    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改革报》刊发了一篇文章,一位女企业家分享了在海口和深圳办企业的经历。

    说了很多细节,最明显的反差是政府工作人员的态度,海口是“冰冷生硬的面孔”,深圳是“充满友善热情的笑脸”。

    另一家公众号将这位企业家的投资感受概括为:在深圳我是爷,在海口处处遇到爷。

    企业家是“爷”,还是政府办事人员是“爷”,是对一座城市营商环境最通俗易懂的评价。

    现在很多城市提到营商环境建设都会说这样的话:营商环境好不好,政府说了不算,企业家说了才算。

    今天,城叔想给大家聊聊曾经遇到的几个地方,有当“爷”的,也有当“店小二”的。

    当然,这些小细节故事,仅代表城叔的一次经历,并不能代表这些地方营商环境的全貌。

    都是座机的“通讯录”

    2018年,有媒体报道了一则A地与游戏审批相关的新机制。事关政策发布,企业关注度很高,城叔想求证并进一步采访。

    通过114查到了相关部门登记的一个电话,打过去,表明身份和意图,对方说可以问问负责新闻发布的部门,给了一个新的电话号码。

    再次打过去,他们说不负责这个文件的起草和发布,让我们问问另一个部门。于是,又要了电话再打,对方说也不归他们负责,可以试试文化资产的办公室。

    给文化资产办公室打电话,对方说不清楚这个新政,但给了软件园一位总经理的电话以供咨询。软件园总经理说,一个主任在起草这个文件,并给了一个主任的办公电话。

    媒体报出消息是当天中午,一圈电话,打到下午五点快下班的时候,看起来终于有了点儿眉目。甚是兴奋。

    赶紧给主任座机拨过去。一名工作人员接听,说主任去开会了,明天再打过来吧,手机号不方便给。

    在那个下午,城叔获得了一份“通讯录”,都是座机。

    “热情多了,也就麻烦了”

    这则故事是城叔从一位退休的正部级官员那里听来的。

    这位官员有一次遇到一个外国企业家让他推荐可以投资的中国城市,官员就推荐了B地,企业家说再推荐一个,我们需要对比选择,官员推荐了X地。

    企业考察了两座城市,最终选择了X地。

    为什么?“B地的人太热情、太客气了。”热情到天天请吃饭、请喝酒,吃饭的时候你干一杯、我干一杯,企业来考察的人想提问都没机会,想要多做些调查,还需要另外找时间。

    X地不一样。点菜少,一桌人刚好吃完,不浪费;更重要的是和X地的人吃饭,饭桌上有大把交流的时间。只干一次杯,之后就直奔主题。

    企业那边反馈说,“不是B地的人不热情,是太热情了,热情多了,也就麻烦了。”

    “粮食少浪费一点,干杯少一点,学东西交流的时间多一点。”说到这儿,官员苦口婆心的总结了一句。

    后来,据说B地知道了以后,也进行了改革:提高接待水平,不要光浪费在干杯上,要在交流和互相学习上多花功夫。改革开放也包括请客吃饭,最好按国际惯例办,特别是要相互尊重。

    “一个小时的时差”

    今年疫情之后,城叔去C地采访,想看看疫情对他们出口贸易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C地一位科长跟城叔谈到政务效率问题,科长说C地政府机关下午是一点半上班,也就意味着一点半就要进入工作状态。

    而科长曾经到Y地考察交流,感受到了工作节奏的差异。Y地是下午2点开始上班,政府工作人员说2点开车出来,2点半接他去考察点位。

    “在我们C地,我们会提前到一点出发,一点半上班时间到,我们就已经见面谈事或是在去考察点位的路上了。”科长说,“我们会利用休息时间完成交通这个部分”。

    不经意间,两地出现了“一个小时的时差”。很小的细节,让城叔感受到C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务实。

    还有一次。在一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关的会议上,城叔遇到了C地的一位副市长。系个领结,西装口袋插着袋巾,完整的西式西装礼仪,很少见。

    会议开始前十多分钟,这位副市长提前到了会场。等其他嘉宾陆续到场后,他走动起来,跟嘉宾交换了一叠名片。也很少见。

    “跳下河来一起划桨”

    最后一个故事,想说说构建营商环境的另一种层次。

    2017年,一家很有潜力的物流创业团队在D地注册。这家企业创始人谈到落地缘由。

    2016年七、八月,D地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送他一本书,讲的是美国的公路铁路甚至到远洋海运都被集装箱统一了天下,是物流界一本非常专业的书籍。

    企业创始人很惊讶,一个政府官员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才会淘到这样一本书,还提醒他赶紧研究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免被淘汰。“他那个时候已经从一个产业的扶持者变成了一个产业的推动者,从一个领导变成了融入产业、发展产业、推动产业的创业者。”

    其实,产业发展,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资源禀赋,但是真正触动企业、吸引企业落地的是“政府没有站在岸上看赛船、当指挥者、做拉拉队,而是跳下河来一起划桨,是招商引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专业能力。”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加大力度支持企业纾困的同时,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挖掘优化营商环境潜力,更大激发市场活力。

    什么是好的营商环境?每个城市有自己的定义。担当、服务、专业,或许不是城市的全部追求,却是城叔讲述以上几个故事想传递的感受。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陆铭:城市人口密度降低20%会发生什么 | 观点

    下一篇

    成都温江区“双创云课堂”为孵化器赋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