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人物篇 | 下一站,乡村:一个95后的扶贫故事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5-19 20:04

    他是个90后,他在乡村扶贫。

    每经记者 吴抒颖  黄婉银    每经编辑 魏文艺    

    高考毕业那年,家境贫寒的易德育面临辍学的境况。易德育的老师告诉他,碧桂园集团创办了一所全慈善全免费的职业学院,建议他去试一试。

    阿易看到了希望,为了得到这个宝贵的上学机会,他还专门突击了一门速成才艺——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学会用陶笛吹一首小曲。在那首小曲的助攻下,阿易顺利地成为碧桂园职业学院的学生,命运就此转向。

    入学那时,阿易还年轻,一心想要像杨叔叔那样力所能及地帮助有需要的人。多年后,他也成为碧桂园扶贫队伍中的一员,奔走四方,踏上了扶贫的道路。

    阿易行走在村里的旧房之间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婉银 摄

    农村人进村

    从职业学院毕业之后,阿易被安排到广西柳州的一个工地当现场施工管理员。

    阿易得知学长学姐中,有不少毕业之后都成为碧桂园的扶贫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阿易觉得自己能够胜任这个岗位。几个月之后,阿易在朋友圈看到学长发的扶贫专员的招聘通知,经过申请、面试,他如愿了。

    回忆起与扶贫的第一次交集,阿易十分淡然。他并没有喊苦喊累,而是越战越勇。他是一名95后,有着这一代人的率性。阿易有时也会羡慕去大城市打工的同学,但他没有后悔,他觉得乡村就是他最好的归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广东省英德市龙华村与阿易见面,那是他第二个驻村的地方。这座粤北的小村庄在2015年时的村集体收入仅有2.1万元,是省定贫困村。在广东省委组织部帮扶前,该村的村道坑坑洼洼,危房遍布,连日常用电都得不到保障。贫穷的生活总是有因有果,阿易介绍他的驻村工作时并没有过多提起。“我也是农村人,也是贫困户,能够理解他们,已经比我想象中的好很多了”。

    在龙华村从事乡村旅游扶贫的陈大哥则十分直接,他说他不会说漂亮话。“你看这里,路修不起来,污水流得到处都是,村民肯定不团结。这里男的打麻将接孩子,女的下地做事,能好吗?”

    碧桂园在龙华村作为企业的帮扶力量,除了产业扶贫和对口帮扶外,最重要的部分是为这座村庄完善基建配套。跟进工程的进度是阿易工作的大头,他要不断和村民沟通才能保证工程顺利推进。

    “(曾经)要修一条路,(村民)在路边堆了一些水管,让他们挪开。”阿易在工作中时常遇到不理解的村民阻挠。

    但作为帮扶力量,每当这种时候,阿易就会去找“老村长”。“老村长”是碧桂园在帮扶村中所聘请的在村里有威望的人,他们帮助碧桂园协调好村民的关系。

    老村长李亚灶曾是龙华村的村支书,村里没有人不认识他,他说的话村民也能听进去。李亚灶会告诉他们“你这是不为后代着想”,语气里自带威严,村民也给他面子。在老村长的帮助下,阿易渐渐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工作也就顺利了。

    多方协作下,龙华村完成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和红色文化广场的建设。此外,道路建设、外立面改造、雨污分流工程、池塘等工程也已经完成。

    村里新修的房子,碧桂园帮扶的外立面改造工程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婉银 摄

    踏实的年轻人

    龙华村人口并不多,共有村民558户2430人,常住人口约1560人,现有贫困户57户151人。

    在这座小村庄驻村半年,阿易已经和村里的年轻人“打成了一片”,村民们大多也认得这个小伙子。见到他时,村民们总会走上来跟他寒暄,朝着记者夸他几句。“小易啊,很踏实、很靠谱。”

    碧桂园捐助资金帮扶龙华村开辟20亩黄金百香果园,阿易在检查百香果的生长情况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曹炳梵 摄

    村里留守的人们大多以种田为营生,土地是他们的立身之本。“踏实、靠谱”的实干精神就是他们对一个年轻人的最高评价。

    在碧桂园的帮扶模式中,碧桂园为贫困户家庭在生活乃至工作上给予帮助。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龙华村的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残返贫的不在少数。因为自己家也曾是贫困户,阿易对他们的遭遇感同身受,也会在细微处去体贴他们。

    生于1971年的刘永和是一名视障人士,家里只有71岁的老母亲,住在老房子里和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唯一一件像样的电器是冰箱,那是英德市扶贫办送过来的。因为看不见光,刘永和有神经衰弱,也不爱和人打交道,阿易却总能和他说上几句话。

    阿易与贫困户刘永和交流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婉银 摄

    阿易在日记中写道,“时间会夺走一切,包括生命。对他而言,随着时间的流逝,神经衰退也越来越严重,开始变得语无伦次,听力也变得不好了,上帝一点一点地夺走他的希望。每当我试着闭眼感受它的内心世界时,我都无法接受如此残酷的现实,我不知道要怎么办。”

    老村长李亚灶一家也是贫困户。李亚灶小儿子早些年因为肝癌去世,家里至今还欠着好几万块。在广东省委组织部的帮助下,李亚灶开了一家农家乐,碧桂园“老村长”的工作,也让他得到碧桂园的一些补贴,帮补他的生活。

    阿易和记者一起去拜访李亚灶,一进门家里的小狗子就朝他扑了过来。他熟悉李亚灶家里的每一位家庭成员,一一向我们介绍,也熟悉家里物件摆放的位置,为我们倒上了水。阿易和他们早已经像家人一般相处。

    黄昏以后的乡村是宁静的,这是属于阿易的独处时光。他时常会骑上他的小绵羊电动车,开上十几分钟的路程到山顶上的湖边放空自己。

    在此时,他就会有同龄人的烦恼:他的终身大事。阿易说,年纪到了,爸爸妈妈会催,但是扶贫的工作奔走四方,年轻的时候能帮助更多的人,去更多的地方奋斗,也很值得。不过如果有姑娘不嫌弃,有个人陪伴也挺好。阿易摸着他的寸头,憨憨地笑着。

    阿易在龙华村的驻村工作已近尾声,他很快就要去往下一个驻村点。他留下了他的小绵羊电动车,他告诉记者,他还会再回来。

    (镁刻地产原创,喜欢请关注微信号meikedichan)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曹炳梵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乡村篇 | 从2.1万元到30多万元,龙华村这样脱贫

    下一篇

    我爱我家将开启平台化战略 贝壳要迎来新对手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