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金融委: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突出位置;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加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0-04-09 21:14

    每经记者 边万莉    每经编辑 易启江    

    日前,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召开第二十五次会议,总结近期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展,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下一阶段,金融委要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政策落实,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恢复常态。具体措施包括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支持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力度等。

    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会议表示,要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分析,“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货币政策仍会继续偏松调节,为经济恢复提供流动性支持,引导市场利率继续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未来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指出,“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支持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

    缓解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银行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疫情发生以后,受影响最大的是传统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这些行业里面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所以,金融部门全力支持这些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是事关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就业稳定和国民经济恢复增长的大局。

    事实上,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在2月1日联合出台的30条措施当中有很多措施就是针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支持的,要求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要加大信贷投放,不能够盲目地抽贷、断贷和压贷,同时对确实存在还款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可以给予贷款展期和续贷。3000亿专项再贷款的贷款对象企业名单当中,多数也都是中小微企业。

    据银保监会统计,2月末,18家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5万亿元,同比增长31.8%。贷款的平均利率是5.22%,较去年下降0.22个百分点。其中,5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4%,较去年也下降了0.3个百分点。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实施延期还款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达7000多亿元,广大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都享受到了这个政策。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保障足量信贷。从政策上拓宽银行资金来源,引导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信贷需求。二是提供低价资金。应进一步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操作由数量型工具为主转向价格型工具为主。三是创新产品服务。面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特征和需求特点,银行业必须加快创新步伐,推出契合中小微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4月3日,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央行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精准金融服务。其中,提供再贷款再贴现精准支持,设立3000亿元防疫专项再贷款,一半以上投向中小微企业。财政贴息以后,小微企业负担的利息成本低于1.3%。除了3000亿元,央行还新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5000亿元,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由原来的2.75%调成2.5%,央行运用低成本的普惠性资金支持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唐建伟认为,通过定向降准,专项再贷款再贴现等来给商业银行提供低成本的资金,同时要求银行将相关资金全部投向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再通过财政贴息来确保企业拿到的贷款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切实保障相关企业能在疫情之后继续生存,正常经营,这是实体经济能真正恢复发展的基础

    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加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力度

    金融委会议还指出,“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加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力度,增强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3月3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指出,要进一步实施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引导中小银行将获得的全部资金,以优惠利率向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扩大对涉农、外贸和受疫情影响较重产业的信贷投放。

    刘国强表示,中小银行分布比较广泛,扎根基层,天生具有普惠的性质,说一句通俗的话,“小银行要傍大款也傍不上,他们只能服务小企业,所以它天然具有普惠性”。对中小银行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改革的办法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和信贷资金配置,支持中小银行更好聚焦中小微企业,增加信贷供给,降低融资成本,服务实体经济。

    温彬认为,“现在形成了从政策银行、国有大行到股份行、中小银行,对普惠金融都是有相应的具体要求和鼓励措施。普惠金融体系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更好地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缓解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4月3日,央行宣布实施定向降准,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定向降准可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平均每家中小银行可获得长期资金约1亿元,有效增加中小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还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6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促进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实际利率,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获得定向降准资金的中小银行有近4000家,在银行体系中家数占比为99%,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立足当地、扎根基层,是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进一步降低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增加中小银行的资金实力,有助于引导其以更优惠的利率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扩大涉农、外贸和受疫情影响较严重产业的信贷投放,增强对实体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支持力度。

    唐建伟表示,中小银行是支持中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情况相对较弱,2019年以来主要介于12%-13%区间,较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红线10.5%的安全边际较小。同时其资本补充工具相对较少也限制了其资本补充能力。通过拓宽其资本补充渠道,助力其加大资本补充力度,将在有力增强其风险抵御能力的同时提升其信贷投放能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中小微企业。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美股期货继续上扬,道指期货涨幅扩大至2%

    下一篇

    黑龙江绥芬河市通告:出租车和客运车禁止驶出城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