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监管规范智能存款业务 已有银行下线相关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2-30 19:24

    一位民营银行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其所在银行收到了监管下发的《关于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规范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有关要求》的通知,并且已经下线相关产品。

    每经记者 肖乐    每经编辑 卢九安    

    图片来源:摄图网

    对于银行智能存款的监管正在加强。12月30日,一位民营银行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其所在银行收到了监管下发的《关于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规范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有关要求》的通知,并且已经下线相关产品。

    这是继2018年底央行“窗口指导”之后,监管再一次对智能存款“出手”。一位金融行业研究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智能存款涉嫌高息揽储,这可能是监管要对其进行规范的关键原因,而未来对于智能存款的监管会越来越严。

    已有银行下线智能存款

    近日,有消息称,监管要求银行立即暂停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产品余额和新增客户。12月30日,一位民营银行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其所在银行收到了《关于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规范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有关要求》的通知,并且已经下线相关产品。

    “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智能存款的运营模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还有不少智能存款产品在售。在京东金融平台上,蓝海银行“蓝贝贝”存款产品最长期限5年,可随存随取靠档计息,持有期限3个月以下利率3.7%,3个月到6个月4.2%,6个月到1年4.5%,1年到3年4.7%,3年到5年5%;另一款同类产品富民银行“富多利”,5年期存款利率4.8%,靠档计息,持有30天利率达4.1%;中关村银行“汇存A”,持有满7天利率便达到4%,最长5年利率4.71%,该产品当前已售罄。

    蓝海银行“蓝贝贝”存款产品介绍  京东金融app 截图

    除了民营银行和中小银行,国有大行也在互联网平台上销售智能存款。就在今年10月,微信钱包上线了工行的储蓄产品,3年期利率3.85%,可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与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相比,该产品的利率较低,持有3个月利率1.54%,1年2.1%,两年2.94%。不过,该产品仍然较工行官网定存产品的利率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富民银行“富多利”智能存款服务协议中,富民银行表示,“由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改变,紧急措施的出台等导致提前支取模式无法执行的,您同意我行按照《储蓄管理条例》、本协议规定及监管要求为您办理本服务项下定期存款支取业务。”

    智能存款推高银行负债端成本

    对于网点少,缺乏用户基础的中小银行、民营银行来说,智能存款存取灵活,利率较高,无疑是一大揽储利器。

    智能存款是通过收益权转让的方式来实现高收益和随时支取。联讯证券研报曾指出,这些存款之所以可以实现短期限内的高利率,诀窍在于“期限错配”和配置资产的高利率,“期限错配”就是用“资金池”让定期存款“活期化”,比如消费者存入一笔智能存款,它就进入了一个3年期的定期存款“资金池”,假如市场能接受的3年期的资金的利率是4.5%,如果在3个月的时候消费者要支取本息,这笔定期存款的受益权就会被转让给第三方机构,第三方机构支付的本金和4%的利息支付给消费者,等到3年到期的时候可以获得0.5%的利差。

    市场分析认为,智能存款潜藏流动性风险。“收益权转让”的模式关键在于银行合作的第三方金融机构有足够的资金承接用户的支取需求,如果用户支取需求过大,没有足够承接需求的第三方金融机构资金,银行便会面临流动性风险。

    实际上,在2018年12月,央行便对银行智能存款产品进行过一次窗口指导,彼时消息称,虽然央行没有完全叫停相关业务,但此类存款未来可能会限量限价。

    一位不愿具名的金融行业研究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智能存款涉嫌高息揽储,这是监管要对其进行规范的关键原因,“高息揽储导致银行负债端成本降不下来,银行的放贷成本也就无法下降。银行有运营成本、负债成本,同时它也要盈利,这些加起来才是银行的放贷成本,监管想要降利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银行负债端成本是关键。”

    上述研究员认为,对于智能存款的监管不会一刀切,但是会越来越严,“之前的监管没有实质性落地,为什么现在管?因为智能存款的规模在逐渐增大,明年肯定会更加严格。监管不会一刀切叫停,现在确实有很多中小银行、民营银行非常依赖这种产品,一刀切可能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他同时表示,智能存款是利率市场化的一种表现,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存款利率也会逐渐改变。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海洋馆回应“斑海豹被水池出水口吸住后死亡”:正核实

    下一篇

    每经小强快讯:前往科创板再下一城,北京博睿宏远数据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上交所问询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