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易启江
金融行业一年一度的全景扫描——11月22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9中国金融发展论坛暨2019中国金鼎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国研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张承惠在下午的主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开放背景下的中国金融改革》的主旨演讲。
张承惠认为,目前这一轮的金融开放,相当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金融开放;外资金融机构竞争就要开始,未来在金融领域真正的竞争来自外资的竞争。面对这样的竞争,竞争力和效力是所有问题的核心。在过去旧范式下,“游泳池”培养出来的“乖宝宝”,缺少在国际市场搏击的能力,新一轮金融开放需要建立改革的新范式。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以下是张承惠演讲全文:
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首先祝贺北京的2019金融发展论坛开幕。
我看下面几位发言的嘉宾讲的都会非常专业,我今天想讲点偏宏观的看法,我今天的发言题目“开放背景下的中国金融改革”。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大家听到讲金融改革不太多,讲转型、讲发展多一些,讲开放、讲转型的多,讲金融改革不多。我觉得开放和金融改革是分不开的,如果只有开放没有改革,这个开放一定会带来很大的风险,不会有很稳健开放的效果。
首先,我想谈一下第一个问题:新一轮的金融开放互换、深化金融改革。中国开启了新一轮的金融开放,在我看来,这一轮的金融开放,相当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金融开放,应该说是第二次重大的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过去一些核心的领域,首次不愿意开放的东西,现在基本上都放开了。这一轮的金融开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新一轮的金融开放,大体上从三个维度对外资开放:
第一点,外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包括以前一直没有放开的证券公司、寿险公司。
第二个放开是业务限制,过去对外资机构进入中国有很多隐性或者显性的业务限制。
第三个是金融市场,这些金融开放的措施,原来是一行三会,现在是一行两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开放措施,这些金融开放措施,我个人认为直接影响是使得中国金融领域竞争加剧,因为大量的外资机构进来,竞争加剧对中国金融机构来说有的是本土的优势,我们熟悉中国的客户、中国的企业、中国的政府,另外还有一些金融科技的先发优势,这个先发优势处理不好也可能会比较快的丧失这个优势,目前来看,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在这样的优势面前,外资是不是束手无策,没有优势?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金融市场并没有获得相对的优势,更不要提绝对的优势,在银行市场的占比是下降的。外资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很低,2%左右。看起来并没有对中资构成威胁,我认为问题不能这样看。
为什么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金融市场17年表现没有太多的竞争力,我们在金融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做的还不够。但是这一轮开放不一样,首先允许控股、允许相对控股以及绝对控股,不再限制外资机构持股比例了,其次对外资金融机构设立一些分支机构,过去一些显性和隐性的限制也取消了。在业务方面最明显的限制,外资银行为什么在市场上做不好,当初入市的时候就规定,不低于100万人民币的存款,现在这个限制100万放到50万,最近这一次把50万也拿掉了。这样的业务方面的限制取消了,实现国民待遇了。
我想,在这样的开放背景下,外资机构未来有可能对中国的金融机构产生真正的竞争压力,产生真正的冲击。因为外资机构相对中资机构有很大的优势,尤其在国际市场上有相当的竞争优势。我认为,未来在金融领域真正的竞争,真正的来自外资的竞争,外资金融机构竞争就要开始。面对这样的竞争,对于种子金融机构来说,一切(音)问题,包括未来在竞争中能不能取胜,包括中国金融安全的问题,我认为竞争力和效力是所有问题的核心,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在开放的背景之下,我们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下一个问题,就是新一轮金融开放需要建立改革的新范式,旧范式不适合发展到现在的态势,还有其它大的环境变化,旧的金融改革的范式不能适应。首先简单说一下什么是范式,我琢磨了一下这个问题,范式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等等所有要素的集合,在一个国家之内,在国境之内所有成员信仰、价值和要素的集合。也就是说系统基本模式、行为体系、习惯、传统,范式提出来用来界定什么?我们应该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对问题进行解答,以及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遵循什么样的原则。范式的产生和时代背景是不可分割的,过去的金融发展的逻辑、金融改革的逻辑、范式,与过去几十年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必不可分的。因为自然科学有一个内在的规律,除非有一个重大的发明,重大的创新出现。但是社会科学的范式变化更快,对于金融改革来说,范式就是要解决改什么,改革目标是什么,怎么样改革,改革的方法和路径。
下面看一下金融改革的旧范式,应该说延续了传统金融发展的一种模式。首先,虽然提倡金融改革也改了四十年,追求规模、速度,基本的导向没有改变,包括现在某一些监管规则,金融机构就跟我说,我们只能追求规模,才能应对监管的要求。因此我们发现小而全的中资金融机构相当少,都是小而美的金融结构相当少,朝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本的模式是一样的,我们看到中国持牌金融机构持牌越来越多,银行都是一样的,都在向其它的领域扩张的过程中争取越来越多的牌照,做的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全。在金融发展理念上,金融机构的类型越多越好,我们严格地经营,严格地按照业务内容发放牌照,这种做法是有问题的。我们去看原来的银监会发一个监管年报,我们会发现年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种类有20多种,我们是不是有必要这么多种类的金融机构?
旧范式第三个特点就是父爱、母爱并存。我记得在十年前,当时中国的银监会主席非常耐心、非常细致,手把手地教银行如何做普惠金融的信贷,如何发展小微企业,父爱发挥到极致了,同时也有母爱,这是一种旧金融改革的范式。还有风控是自上而下的风控,金融机构的风控,着急的是金融监管部门,风险大了是金融机构的股东着急、高管着急,现在管理部门更着急。对金融机构提出了多种要求。而且从外部向内部讨论风控体系的建设,这种情景可能比监管部门考虑这个问题次数要少很多,这就造成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个孩子不想学习,大人要逼着他学,掌握各种各样的技巧。动力在哪里?如果没有动力,会不会有好的效果?我觉得真正的风控是内生的风控机制,外部的监督是做什么?风控做不好对不起市场,退出!这是监管部门要做的。具体怎么风控?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手把手教你,不应该是他们的事情。还有旧范式是关门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开放相当有限,我们的经验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内地安然无恙,香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们没有放开资产管制,这样一些旧范式在开放的大背景下恐怕都会受到冲击。首先,追求规模、速度这样的发展模式,日本有一个说法叫做“泥足出巨人”,一冲击整体就会倒下,脆弱性,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以及中国金融机构内生的脆弱性不断强化。关门改革和当前金融开放大的方向是相违背的,关门这个事情关不住,也守不了多久。
在旧范式大的模式下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一、效率不高,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创新创业等领域服务的动力不足,这有间接的证明。下了多大的力气,但是间接的反证是什么?我们的监管部门一再甚至不惜用行政命令让我们降低融资成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内在的动力不足,才有外部的压力。如果为实体经济服务好了,为小微企业服务好了,不需要中央通过一次次的会议来要求,这是第一个问题,就是效率不高。
二、管理了体制内风险,金融风险向体制外部转移。在严格监管大的框架下,体制内的风险可能管住了,金融欺诈、犯罪的案件还在继续上升,一些非法集资,一些灰色地带的融资行为并没有减少,这也间接证明正规效率不高,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影子银行。
三、条线主导,改革造成碎片化,且扭曲竞争环境,造成新的不平等。
四、游泳池培养出来的“乖宝宝”,缺少在国际市场搏击的能力。因为我们对外开放,不仅外资要走进来,我们也要走出去,才能获得高效率。走出去,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怎么样?它的盈利能力、收入结构怎么样?做过这方面研究,我觉得竞争力,虽然我们四大行已经被排在一千家银行的一二三四名,但是竞争能力绝对不是一二三四名。
金融改革发展的新范式,中国的金融机构成为真正独立的、能进能出的市场主体,这一点,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最初推动国企改革的时候就在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中资的金融机构不是独立的,方方面面受到政府干预,能举出很多的例子来,而且能进不能出。出不去就没有流动机制,最后越来越膨胀,问题也会积累,所以政府就严守这个牌照。而且要充分发挥微观主体的能动性,现在是监管部门,当然也有一些创新,因为竞争确实在加剧,总体上说,跟着监管部门指挥棒走的。怎么样能让微观主体发挥能动性,这是我们遵循的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
改革目标是提升发展质量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竞争力。实际上是不是真正发挥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果,服务的质量怎么样?这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我觉得和中国经济转型的要求相比,是不能满足需求的。提升发展质量和金融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其实要做很多事情,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多层次资本市场,最近这两年说的很多。但是我认为,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口头上被认可,制度上、法律上不被认可。我们场外的股权市场,还有场外的债权市场,这是受到严格管制的,怎么样让多层次资本市场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我的观点,不能眼睛光盯在A股的主板市场,我们要关注场外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动。
第三点,政府怎么当好守夜人。政府真正要做的事情是营造一个金融机构能够公平竞争,金融市场各类参与主体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是政府需要做的事情。
今天我就说这些,谢谢各位!
(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嘉宾审阅,部分地方可能会有所出入)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