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科创板最大的改革成果是注册制审核

    每日经济新闻 2019-11-14 17:39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至今已平稳运行100多天。那么,科创板取得了哪些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

    每经记者 孙嘉夏    每经编辑 梁枭    

    如今,科创板开市已满百日。

    “从科创板开市以来的情况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可以用‘符合预期,基本平稳’八个字来评价。”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道。

    正如易会满所言,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运行100多天以来,注册制试点平稳有序,改革紧紧抓住信息披露这一核心,推动发行人、中介机构、交易所归位尽责,审核注册各环节公开透明,实际效果基本得到了市场认可。

    那么,科创板运行百日以来,取得了哪些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取得了哪些改革成果?各方应如何在实践中理解“硬科技”的含义?如何准确把握科创板的定位?近日,《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NBD: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您认为目前科创板的建设中,形成了哪些可以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形成了哪些改革成果?

    王骥跃:关于可以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一是注册制审核的透明化,包括审核标准、审核内容、审核过程等,二是发行上市的市场化。这两条深交所可以完全借鉴。最大的改革成果是注册制审核,注册制整套机制落地下来,到目前为止运行还不错,上市审核节奏大幅加快,审核的包容性及法治化、市场化理念已经被市场所接受。

    NBD:相应地,您认为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总结或改进的?

    王骥跃:首先是上市资源持续性的问题。6月30日以后,受理企业数量大幅减少,这与下半年上报企业较少有关,也与科创板定位有关,还和审核与注册之间的顺畅度不够有关。其次是审核效率与规范化问题。上交所审核问询细致,信息披露充分,但市场依然不太容易预期。譬如,哪些公司可以安排上会审核了?哪些还需要继续问询?是否有必要四轮、五轮持续问询下去?审核尺度是否可以更加一致?对一些共性的问题是否可以推出新的审核标准及信息披露标准?审核方面如果不能做到更加规范化,也会影响发行人对科创板的信心。第三是审核与注册环节的协调问题。

    NBD:关于什么企业才能上科创板的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您如何理解“硬科技”的内在含义?

    王骥跃:我认为,企业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核心技术有着行业领先性,就可以称为“硬科技”。不是只有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是“硬科技”,产业新方向与发展新理念同样也是“硬科技”。创新产业与创新理念、现代服务业同样也是符合战略定位的,关键是要“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定位”。另外,我们要认识到,今日之“硬科技”,未来可能成为常规科技,只有具备持续的科创能力,才可能发展出“硬科技”。

    NBD:从目前被科创板上市委否决的、证监会注册环节未通过的案例,以及上交所问询的内容来看,您认为监管层在上市审核环节关注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教训是值得后来者借鉴的?

    王骥跃:审核重点关注内容包括关于科创板定位的信息披露、发行上市条件是否符合、财务与业务的真实性等方面。坚决贯彻“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理念对信披的要求大幅提高了。过度包装、信披不到位被严格纠正。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应该改变思维方式,信披要从面向监管转向面向投资者。

    NBD:科创板是一场市场各方归位尽责的改革,您如何看待包括发行人、中介机构等在内的各方表现?还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间?

    王骥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普遍还是之前核准制下的惯性思维,对注册制认识和理解并不到位。科创板注册制是个新事物,包括监管层、发行人、中介机构、媒体以及投资者在内的市场各主体都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我个人也出了本《科创板之道》,帮助大家提高对科创板注册制的认识。核心的要点就是,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要更加重视市场、重视投资者。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天津市武清区检察院依法对权健案件提起公诉

    下一篇

    每经小强快讯:江苏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