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晚,惠发食品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9亿元,同比增长9.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034.46万元,而上年同期盈利2023.45万元。
每经记者|彭斐 每经编辑|张海妮
2017年上市,2018年净利同比负增长,2019年将直接大亏?惠发食品(603536,SH)的业绩表现,在上市的第三个年头似乎在快速恶化。
10月23日晚,惠发食品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9亿元,同比增长9.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034.46万元,而上年同期盈利2023.45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也基本上是惠发食品上半年业绩表现的延续。惠发食品201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小幅下降1.81%,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
对于业绩下滑,惠发食品提到的一个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但让惠发食品尴尬的是,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挑战的三家同行业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却都保持着盈利状态。
经历上半年的业绩暴跌后,虽然前三季度的营收保持了增长,但惠发食品今年以来的颓势,似乎仍未好转。
惠发食品发布的2019年三季报显示,公司1月~9月实现营业收入7.09亿元,相较于2018年同期的6.51亿元,出现9.01%的增长。对此,惠发食品解释称,主要系报告期内调整销售政策、产品销量增加导致销售收入增加所致。
不过,相比于营收的增长,这家公司在净利润上的表现,却有些惨不忍睹。公告显示,惠发食品1月~9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34.46万元,相比于2018年同期2023.45万元的盈利,大幅下滑。
对于净利润的变化,三季报并未提及更多原因。不过,在2019年上半年业绩暴跌时,对于公司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惠发食品曾给出过相关解释。
惠发食品当时曾直指原材料价格上涨:主要原料鸡肉、鱼泥、木薯变性淀粉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导致产品成本增加,毛利率出现下滑。
惠发食品的主营业务包括速冻丸类制品、肠类制品、油炸类制品、串类制品等在内的速冻调理肉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处行业为速冻食品行业下的速冻调理食品行业。
在A股上市公司中,与惠发食品同处一个行业的包括:三全食品(002216,SZ)、安井食品(603345,SH)和海欣食品(002702,SZ)。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惠发食品的三个同行,2019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非后净利润均为盈利。
截至目前,三全食品、安井食品、海欣食品均发布了2019年三季报,相比惠发食品前三季度业绩大跌,三家同行的业绩变动幅度相对平稳。其中,除海欣食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53.78%下滑外,其余两家均呈现增长态势。
面对同样的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惠发食品的业绩下滑幅度为啥较大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前三季度,惠发食品的营业成本为6.0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92亿元,增加1亿多元,增幅为22.20%。公司称“主要系报告期内主原料价格上涨、产品销量增加”。
相比于营业成本的增加,三项费用增长,直接蚕食了惠发食品的利润。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相比2018年同期,增幅分别为30.48%、21.05%、25.92%。
对此,惠发食品给出的解释与半年报时如出一辙:受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不同程度增加的影响,其中销售费用主要是渠道拓展导致广告宣传费用、物流运输费用、软件服务费增加,管理费用主要是员工薪酬待遇增加、无形资产摊销费等费用增加,财务费用主要是银行借款增加,相应利息支出增加。
这种表现也基本是上半年业绩的一个延续。
惠发食品半年报披露,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8亿元,同比下降1.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3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681万元。
对此,今年9月11日,惠发食品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19年半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交易所要求惠发食品结合行业环境、生产经营等情况,进一步详细分析公司业绩变动的原因,并说明公司后续改善经营业绩情况的相关安排。
惠发食品在回复中称,公司将不断强化管理能力,向管理要效益,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鼓励全员创新,落实“降本增效”措施,降低内部管理成本。
不过,关于销售费用的增加,惠发食品在回复上交所对其2019年半年度报告的事后审核问询函时称,“公司为提高管理水平,招聘了多名高层次管理人才和高学历人员,增强了管理团队稳定性,同时考虑了公司所在地区人工薪酬水平的增长变化,2018年下半年提高了后勤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水平”。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