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石油之魂,国之“大庆”

    2019-10-23 14:09

    1959年9月26日,沉睡百万年的黑色黄金从松辽盆地喷涌而出,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勘探发现了大庆油田。这一重大发现,翻开了中国石油开发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一页,由此开始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日前,笔者走进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听亲历者讲述油田开发建设的故事,实地走访新时期油田的工作现场,感受新中国石油工业走过的辉煌征程。

    荒野上建起石油城

    到过黑龙江大庆的人,一定会对大庆的规划建设和蓬勃发展印象深刻。60年前,这里是一片片荒原和草地,相隔数千米才能看到一个屯子,当地人住的是地窨子和干打垒,如今的大庆是油田与城市和谐共融的现代化油城,绿树成荫、高楼林立,萨尔图机场连接祖国各地。

    时间倒转60年,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石油资源极为短缺。1952年,全国石油总产量为43.5万吨,其中天然油19.5万吨。1957年,石油工业没有完成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唯一没有完成“一五”计划的单位。1959年,全国原油消耗量504.9万吨,自产量不足一半。这一年,中国进口石油花费外汇1.83亿美元,占国家进口用汇总量的6.7%。正是这一年,中国石油地质工作者们依靠着独辟蹊径开创的陆相生油理论,在松辽平原找到了一个世界级的大油田,因其发现临近新中国成立10周年,取名“大庆油田”。

    “油田开发初期我国的开采技术非常落后,开采经验严重不足。而且东北天寒地冻,大庆的油又是稠油,凝固点低不易流动。”“改革先锋”王启民表示。

    1960年初,数万名石油大军汇聚松嫩平原,头顶青天、脚踏荒原,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石油会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王进喜为首的老一代石油人喊出了“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以期在石油开采上取得突破。

    在随后的几年中,石油工人硬是把会战打了上去,并形成了“人拉肩扛精神、干打垒精神、五把铁锹闹革命精神、缝补厂精神、回收队精神、修旧利废精神”6个“艰苦创业的传家宝”。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故事,传颂在那片荒原上,书写着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

    仅用3年时间,大庆石油人就探明了面积达860平方千米的特大油田,建成年产原油500万吨的生产能力,累计生产原油1166.2万吨,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51.3%,改变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

    自主创新打造科技大庆

    行走在大庆市的土地上,到处可以看到林立的采油机、钻塔、修井机……随处可见的是身穿红色工作服的石油工人。60年来,大庆油田默默坚守,为祖国建设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在油田“青春期”,原油靠地层自身压力就能从油井“喷”出来。1985年后,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为使原油年产量保持稳定,就必须控制油田含水上升速度。20世纪90年代,在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综合地球物理测井等工程技术,大庆油田形成了“稳油控水”结构调整技术。

    1976~2002年,大庆油田一路高唱“凯歌”,实现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而世界同类油田的稳产期一般只有3~5年,最多不超过12年,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2003~2014年,大庆油田又实现了原油4000万吨连续12年稳产,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油气资源,维护了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当前,大庆油田仍保持着油气当量4000万吨以上的世界级水平,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着“压舱石”的重要作用。

    回眸过去的60年,大庆油田创造了世界领先的陆相油田开发水平,曾先后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水驱、聚驱、复合驱等核心技术世界领先,主力油田采收率突破50%,比世界同类油田高出10~15个百分点。应用三次采油技术获得的原油产量连续17年超过千万吨,最新推广的三元复合驱技术产量已突破400万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次采油基地。油田勘探开发与“两弹一星”等,共同载入我国科技发展的史册。目前,大庆油田已累计取得科技成果万余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120多项、省部级奖励890多项、国家专利2500多项。

    进入新时期,大庆油田树立“资源有限,科技无限”的理念,科学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行勘探开发一体化、地面地下一体化,大庆油田用科技显示强者风范。

    铁人精神永放光芒

    60载沧桑巨变,变化最大的还有人。

    从甘做“人体搅拌机”的“第一代铁人”王进喜,到勇跳“高科技泥浆池”的“第二代铁人”王启民,如今大庆油田的旗帜,被“第三代铁人”李新民及队友插到了海外400余口油井上——三代铁人,挺起大庆油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脊梁。

    走进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大会战时期的一幕幕重新浮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英雄气概和豪言壮语依然声声入耳。

    用“老会战”邱岳泰的话说,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大庆人“骨子里的东西”,当他谈起当年的往事,谈起那场在艰苦的条件下气吞山河、波澜壮阔的石油大会战,依然心潮澎湃。

    “1960年刚到大庆的时候,这里只有草原和盐碱地,连树木和屯子都看不到,真不敢相信大庆会变成今天的样子,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邱岳泰自豪地介绍了大庆发生的改变。

    近年来,大庆油田面临着资源接替难、特高含水期开发难和外围增储上产难等诸多困难。能不能实现百年油田?怎样创建百年油田?增加经济可采储量成为主攻目标。“新时期,我们虽不再需要体力上的‘跳泥浆池’,但更要靠科技、靠脑力。当面对挑战性难题时,要勇敢跳进‘高科技泥浆池’中。”王启民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王启民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是全国石油系统和黑龙江省唯一一人。

    有人说,大庆油田有两笔财富,一笔是埋在地下的,从开发建设到现在,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建设生产原油;另一笔是精神上的,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内核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进入新时期,大庆油田向着百年油田的目标稳步迈进,今年首季度完成油气产量当量1065.55万吨,迎来生产“开门红”。其中,国内原油产量778.55万吨,比计划多产原油17.1万吨;生产天然气12.75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05亿立方米。

    转载来源:中国电力报   安栋平   陆宸昊

    上一篇

    大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之魂

    下一篇

    我为祖国献石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