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丰收的喜悦愈发浓郁。9月22日,“千年稻乡丰收望亭”2019年第二届北太湖稻香小镇丰收文化节在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开幕,此次活动为农民搭建了风采展示的舞台、创新创业的平台,也在欢庆丰收节的同时,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2019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作为乡村振兴排头兵,望亭镇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进一步提升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一定的样本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探寻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本次丰收文化节再升级,其中,“探寻乡村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就成了今年的新看点。
适逢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作为本次丰收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新闻周刊、相城区委宣传部、相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城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相城区望亭镇党委、相城区望亭镇人民政府承办的“探寻乡村高质量发展”2019年北太湖稻香小镇第二届丰收文化节主题论坛在望亭镇成功举办。
论坛现场
原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贺军伟,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方世南,主办方代表中国新闻周刊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王晨波,相城区副区长周立宏,相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蒋锐,相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朱雪花,以及望亭镇党委书记顾敏,望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建国等嘉宾出席并参与活动。
相城区副区长周立宏
自2013年以来,相城区逐年推进美丽村庄示范点和三星级康居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带有江南水韵的发展之路,成为江苏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征程中颇具示范意义的区域经济代表。相城区副区长周立宏表示,近年来相城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推动相城区高质量发展,其中望亭镇紧扣产业振兴主线,着力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同时,推进农旅文创融合发展,如今北太湖旅游风景区获评全国休闲农业精品园区等10余项省级以上称号,年接待游客总量超300余万人次,运河历史文化街也已成为相城区运河文化新地标。
望亭镇党委书记顾敏
对此,望亭镇党委书记顾敏分享了望亭镇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思考。他表示,望亭镇在产业转型、人才培育、文化提纯、生态优化、固本强基五个方面凝聚发展动能,同时弘扬“宁吃先进的苦,不吃后进的苦”的望亭精神,全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区,书写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新闻周刊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王晨波
“望亭的丰收节不仅是农民农业的丰收,也是产业建设者、创新创业者的丰收。”中国新闻周刊副社长兼副总编辑王晨波在致辞中表示,自古以来就有民谚“苏湖熟,天下足。近年来望亭镇现代农业发展已走在全国前列,美丽乡村和高端制造业和谐相处,堪称现代版“鱼米之乡”,值得点赞、解读和推广。
乡村振兴的目标振奋人心,然而,正如国家领导人强调的那样,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现场,嘉宾围绕“狠抓落实”、“产业转型”、“生态保护”等关键词展开了热烈探讨,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原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贺军伟
“乡村的主体是农民,乡村应该是有农事、有农业、有农文化、有温度的社区。”原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贺军伟表示,乡村振兴在规划上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经济的重构和空间的重构,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是了解乡村,而实现乡村振兴关键是抓落实,这就需要懂乡村的人,摸清“家底”、理清“特色”,做到对“乡土”基因门儿清。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
对于产业转型发展,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指出,乡村的现代化根本是农民的现代化,要以农民为中心,培养现代化新型农民,并且要真正尊重农民,给乡亲们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他还表示,乡村高质量发展实际上是农业的转型升级,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功能化、服务化、平台化、安居化、绿色化。
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方世南
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方世南对此也表示认同,“现在乡村最重要的产业是绿色产业,生态宜居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愿景。”他说,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乡村振兴,除了环境整治、垃圾处理的“面子工程”,更要让生态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让绿色生活方式落到实处。
在望亭镇,可以看到江南古镇与现代化发展的有机衔接,也可以看到“古典”与“现代”在运河畔相融,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望亭镇因地制宜,在生态宜居的前提下,正不断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既保留原汁原味的“稻香小镇”之美,又有效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开展,追求高质量发展也将成为农村农业转型升级的题中之义,以望亭镇为代表的优质乡镇也将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