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炒股不如“炒鞋”?一双鞋1700万美元、“黄金码”一码难求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8-27 17:01

    一款“天价球鞋”近日以1700万美元的价格在网上成交,再次将“炒鞋”推至聚光灯下。

    记者注意到,类似像“毒App”“nice”“有货”“get”和“斗牛”这样的二手鞋交易平台,在近几年陆续被PE、VC机构青睐。

    每经记者 任飞    每经编辑 肖芮冬    

    球鞋“二级市场”平台正在陆续成为PE、VC机构的“贵客”——融资一步一步进来,平台囤货的能力也在进一步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部分平台球鞋“黄金码”的求购与出售挂单数量已高达6:1,且最高出售价格比求购价格高出一倍之多。

    尽管如此,热销款的竞价成交量屡创新高,而从中抽取一定比例费用的平台也获得了更多的佣金收入。

    有分析指出,爆款饥饿营销下,不断推高的竞价要求正在为平台获取高额佣金创造条件,而竞价产品的真伪则成为资本游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炒鞋恐有价无市

    捯饬球鞋的买卖可不是近年才有,早在20年前,广州、温州和泉州等地就涌现出许多专做二手鞋的生意商家。说白了就是收购、翻新、出售,同时提供维修保养服务。只不过在当下的网络时代里,这门生意又加上了营销和资本的基因。

    “本就是一些过季的基本款尾单,但货号批次或许不会在中国内地优先出售,所以很多买家翘首以盼。”广州某外贸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相比于早年间“款式为王”的销售策略,“现在大家做的是炒作和营销”。

    一款“天价球鞋”近日以1700万美元的价格在网上成交,引发热议。安踏老总丁世忠此前也公开提及,安踏去年有一款篮球鞋全球发售,在美国卖到160美金还要排队。据他描述,当时在网上已经炒到5000元人民币。不难看出,部分鞋类商品已不再是日常消费属性,而是具有收藏和投资价值的所谓标的物。这也催生了市场“炒鞋”的火热,鞋在转手过程中为各方创造了利益,诞生了很多为转手鞋创造交易机会的电商平台。

    前述外贸商告诉每经记者,“(专门做二手鞋生意的平台)说是二手鞋,其实也有一部分是自己的一手货源”。平台上的鞋款来源众多,包括他们外贸商在内,很多人都帮他们扫货,“厂家出的爆款数量一般都有限,正是连续的买卖让同一个商品的价格不断推高”。

    这里面暗含了一个庄家出手的套路——在某款鞋子发售前夕,鞋贩会将其在交易平台上的价格调高,有些炒鞋客会以此拍下,再通过平台自有的二手交易通道转手让出,进而赚取差价。

    记者在nice客户端上看到,某品牌一联名款41码(“黄金码”)今天(8月27日)中午13时46分被挂出2850元的高价,问鼎平台涨价榜首位。与此同时,该码数求购挂单数量已达6单,最高出价为1100元,与2850元出售价格相去甚远。可以看到,同款鞋子出现了不同码数报价不同,且同码商品需要购买者以竞拍的方式价高者得。

    出现供需交易挂单1:6的行情,足见该商品的火热。而放在股票交易市场中,这样的个票好比正在历经内外盘1:6的多方行情,价格有望持续上涨。但正如平台交易所示,目前成交尚未达成,原因是没有人愿意出此高价(2850元出售价格)。

    记者还注意到,平台亦推出第三方消费贷款服务,买方通过第三方金融工具可以实现分期付款来完成下单。

    前述外贸商家还告诉记者,类似的炒作方式其实与庄家炒股并无二致,“鞋贩低价收鞋、囤货,等市场上的现货收差不多了,再哄抬鞋价”。

    因此,炒鞋生意也会出现有价无市的行情,对于此前一度哄抬价格且成交量不断刷新历史新高的爆款销售情况,前述外贸商坦言,稀缺性是导致涨价的原因,炒鞋更像是一场“饥饿营销”,那些所谓的爆款在受众的跟风之下成了主流,但并不是所有的爆款都有被交易的可能,或许只会出现在极少数的款式“黄金码”当中。

    资本关注高换手率

    尽管有价无市或为炒鞋的潜在风险,但需要说明的是,单就一些平台日常的交易数量来看,以佣金抽成的自建营利体系正在反哺相关平台。

    据了解,大部分的二手鞋类交易平台都是以“C2B2C”的形式构建产销流程,出于对爆款鞋类的真伪识别,平台方多会设立鉴定团队,为平台交易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供专业意见,相当于前置审核机制,不过这一切均需要有费用给到平台。

    据了解,这些球鞋“二级市场”会从中抽取卖方成交价的7.5%~9.5%作为佣金,同时收取买家的鉴定费。这样一来,球鞋单价越高,平台方获取的利润也就越大。8月19日,国内某电商平台的百款热门球鞋交易中心,有26款成交金额达到4.5亿元,其成交量已经超过当日新三板所有公司的总和。

    可见,随着炒鞋市场的火爆,单品换手率的叠加效应就会不断显现,溢价率自然会呈现几何级上涨。前述外贸商透露,“可能真实货品的数量极其有限,但滚动交易的过程中,整体的价值被无限放大了,这跟中秋节前炒‘月饼券’是一个道理。”

    有分析认为,这是一桩“一本万利”的生意。有投资界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衣鞋类产品的投资倾向于工艺流程的改进和环保提升,显然二手鞋市场不属于资本对良品率提升和设备改进的需要。“同样的商品可以多次回归平台,并以高于原先的价格继续滚动下一轮竞价交易,才是这门生意吸引人的地方。”他表示,只要市场中接纳并持续有买家接手,炒鞋生意就有可能不断往下进行。

    正因如此,类似像“毒App”“nice”“有货”“get”和“斗牛”这样的二手鞋交易平台在近几年陆续成为PE、VC机构的“贵客”。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19年3月,毒App的月活超过140万;4月底,其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十亿美元。而“nice”在2014年一年内完成了三轮超过6000万美元的融资:4月获得经纬领投、晨兴跟投的800万美元A轮融资;7月获得由H Capital领投、经纬和晨兴等跟投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12月获得老虎环球基金和VY Capital的3600万美元C轮融资。

    国外的二手球鞋交易也十分火热。据Footwear News报道,即将成为二手鞋交易领域“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的StockX,去年9月获得了4400万美元B轮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金使用用途方面,这些平台普遍提及到所谓的商品质检。StockX就表示,平台上销售的每一件商品都要经过人工检验,这需要更多的劳动力;nice也表示,在D轮融资完成后,会主要在产品技术、服务团队的扩张方面加大投入。

    相较于国外球鞋交易的起步时间早,国内的二手球鞋线上交易方面,各个平台无论是业务形态、交易量以及资金状况,都处于发展早期。此前有市场消息称部分平台由于交易量、用户数量较大,交易产品中有假货、鉴定结果不准确、佣金比例太高、订单被随意取消、扫货炒卖等问题经常在鞋迷社区和交流论坛中被提及。

    对此,前述投资界人士坦言,商品的真实度是平台赖以生存的关键,无论商品的市场稀缺性如何,如果以次充好就不具备交易的前提条件。“如果涉及假冒商品、不断被抬高物价等行为,平台不仅会面临处罚,也会因此失去公信力。当电商平台失去流量优势,一切有关饥饿营销的游戏就会停止。”

    更多创投新闻,请关注外光锥创投(微信ID:waiguangzhui)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每经小强快讯:北京国科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下一篇

    国务院:支持绿色智能商品以旧换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