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9成都创交会应用场景展今开启 从12个场馆看“机会之城”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6-10 00:01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曾健辉    

    今日(6月10日),2019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以下简称2019创交会)如期开启,这是成都连续5年搭建的全球性新经济展示和交易平台。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届创交会,成都格外重视新经济应用场景展览。今日开启的展览由1个序馆和11个主题展馆组成,以场景化展示表达成都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信心与决心。“在新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觉得场景特别重要,它是新技术和新模式落地的一种重要载体,同时它也是新经济生态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市新经济委副主任周洪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这也是将此次展览定位为‘应用场景展’的原因。”

    “1+11”主题馆展示新经济应用场景

    走进金融科技馆,你会看到一个“未来金融大厅”。它既是虚拟空间,也是实体建筑。重要的是,它不再是单一业务的办理场所,而是办理多类别金融业务的集成机构。场馆策划人告诉记者:“金融科技馆围绕金融业务前台、中台和后台流程,搭建了咨询中心、受理柜台、风控平台和安全后台四大应用场景,希望让参观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为金融产业带来的真实变化。”

    说到应用场景的搭建,5G生态馆则更为生动。以带有未来感、科技感的设计氛围,用各种应用场景、各类5G产业生态、各类5G智能终端产品和智能互动体验环节,将生产制造业、城市规划治理、社会民生和休闲娱乐产业四大“5G+”产业的发展进程及未来方向进行集中展示。

    据5G生态馆策划者介绍,展览区域里的各种应用场景如智能工作、智能医疗、智能教育及各类5G产业生态如车联网、无人机等,集中展示了5G各类智能终端产品和智能互动体验。以“5G创新之路”为起点,一幅“5G+”时代的美好生活画卷展现在参观者面前。这正是本届创交会的初衷——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模式业态为表征、生态营造为根本、场景提供为路径,借助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化设备,充分展现新经济的多元化应用场景。通过“线上模拟互动+线下真实体验”相结合的观展方式,让与会嘉宾直观体验到科技创新的魅力。

    《每日经济新闻》此前获悉,本次展览以“机会之城”为主题立意,突出“生态”和“场景”两个关键词,打造了“1+11”主题馆。“1个序馆,表达成都为什么发展新经济、怎样发展新经济,串联起成都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方面的应用场景。”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廖成珍介绍,11个主题馆,展现成都新经济发展的“新生态”与“新场景”,从新生态角度,设立智慧教育、技术成果交易、金融科技、5G生态和会展新业态5个主题馆;从新场景角度,设立智能生活、未来商业、美食文化、旅游出行、健康生命和文创娱乐6个主题馆。

    企业+政府共同策展搭建新经济完整生态

    据悉,12个展馆其实暗含着一条主线,即新经济发现新机会,新生态助推新梦想,最后是新场景催生新共识。周洪介绍,序馆就体现了“新经济发现新机会”,介绍什么是新经济、为什么要发展新经济、成果建设、面向世界的机遇。“新生态助推新梦想”则由5个馆组成,分别围绕人才、资本、技术、数据和品牌五大要素。“新场景催生新共识”涉及新零售、美食、智能家居、生物健康、5G和文创等方面,通过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六大板块,凸显成都机会在生活类场景中的应用以及为企业带来的市场机会。

    作为全球创新创业的交易盛会,交易定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记者注意到,在场馆中穿插着项目的路演厅和交易厅:一方面是新经济生产要素的交易,另一方面是新技术、新产品的交易。据周洪介绍,后者主要融合到了各种应用场景中,也体现了“以展代交”的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主题馆的策划和布展环节,出现了不少企业的身影。“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市场的主体,更应该是应用场景展的策划主体。营造‘机会之城’,不仅是政府梳理城市的机会,也需要产业的主导企业提供机会,两者结合才能实现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构建。”周洪告诉记者,选择知名的大企业和偏平台的企业来主导本次场馆的布局,是希望让企业的产业生态与新经济的应用场景结合起来,打通上下游,提供更多新经济落地实现的可能。

    之所以将应用场景展放到本届创交会重中之重的地位,是因为成都在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过程中,意识到场景是产业发展的新武器。特别对于新经济而言,应用场景格外重要。“新经济的核心是创新,但创新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周洪表示,如何增大创新成功的概率,在成都看来,就是营造新经济的应用场景,从企业创新产品角度,梳理城市的公共资源和政策服务,给新技术、新模式、新形态提供能够落地的应用入口和市场机会。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3版权合作电话:021-60900099。

    上一篇

    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长安责任保险再迎强监管

    下一篇

    率先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 国家放多项大招进一步振兴东北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